014.png

引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核心指向

2025年7月14日到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作为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会议,聚焦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关键议题,为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会议不仅关注城市的硬件设施提升,更强调城市的软实力建设,其中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以及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成为重要内容,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精神动力和人文关怀。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分析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李强作总结讲话,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城市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崇德向善: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核心支柱

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并非仅仅是经济指标的增长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更体现在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和市民道德素养的增强。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是城市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它能够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人们在和谐的环境中激发创造力;它是宜居城市的重要内涵,当市民之间充满善意、互助友爱,城市便会充满温度;同时,它也为美丽、韧性、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撑,让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人文关怀,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共进。

中医心理师: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互补力量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方力量的协同合作,诞生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新时代的中医心理师群体相对于其他心理专业群体而言,在其中发挥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互补价值。社会工作师擅长链接资源、组织社区活动,关注群体的社会适应问题;精神科医师专注于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从医学角度解决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则侧重于运用专业的心理干预技术,帮助个体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而中医心理师依托中医理论和传统文化心理体系,结合运用现代心理学技术,强调天人合一”“心身合一,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人的心理状态与生理机能的联系。例如,中医心理师会通过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移空技术、汉字自由联想技术、中医情志疏导、中医音乐疗法、中医功法运动、中医膳食疗法调理、传统针灸(推拿按摩、艾灸、火罐、指针、皮肤针)、其他中医适宜技术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调节个体的气血阴阳,从根源上改善心理状态,这与其他群体的服务方式形成了有效互补,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供了更丰富、更具特色的解决方案。

健康守护:中医心理师在文明城市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中医心理师是健康中国的最好守护者,在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需要市民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而中医心理师能够通过其独特的社会心理服务方式,促进市民的心理健康。他们不仅关注个体的心理问题解决,更注重引导市民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在社区中,中医心理师可以开展中医与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科普讲座,传播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调理知识,帮助市民自己采用自我保健医疗的方式来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对于存在心理困扰的市民,他们通过个性化的调理方案,帮助其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心理韧性。市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减少社会矛盾,营造互助友爱的社会氛围,从而为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推动城市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不断迈上新台阶。

可以说,中医心理师群体的社区健康守护行动,足以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通过自我中医适宜医疗技术来履行作为健康第一责任人的义务,促进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从而实现崇德向善文明城市建设目标。


003.png

16.jpg

04.jpg

05.jpg


------------------------

报名咨询:阿呆老师,13720180269

~阿呆老师.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