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评全网热搜榜】无性婚姻困境下的亲密关系崩塌:从社会与健康心理学视角解析 15 天前 阅读(97) 评论(0) 本文的所有分析均建立在排除家长强制、婚姻双方具有基本自愿性的前提之上 —— 唯有在这一框架下,探讨亲密关系中的心理互动障碍、支持系统失灵等问题才具有现实意义与普遍价值。
关于公开征集"湖北阳明学者"智库专家的公告 15 天前 阅读(113) 评论(0)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湖北省"新春第一会"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心理学在服务社会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现面向全国公开征集"湖北阳明学者"智库专家,共同构建高水平心理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体系。
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治疗培训公益公开课讲师及内容征集邀请函 15 天前 阅读(215) 评论(0)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智慧,推动本土化心理治疗思想及方法的普及与发展,本项目特开设公益公开课环节。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传统文化、中医、本土化心理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参与公益宣讲,共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心身健康事业发展。
事半功倍 接地气 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技术 15 天前 阅读(96) 评论(0) 小王是一名外企白领,长期失眠焦虑,试过各种西方心理疗法效果都不明显。直到一位老中医让他每天练习"摇头摆尾去心火"的八段锦动作,配合按揉太冲穴,两周后他的睡眠质量竟奇迹般改善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解决中国人的"心病",或许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方法更对症!
胡雪岩兴衰史:晚清红顶商人的传奇与悲歌 15 天前 阅读(103) 评论(0) 他从一无所有的钱庄学徒,凭借过人的商业天赋与官场人脉,构建起横跨金融、丝绸、茶叶、典当、医药的商业帝国,甚至获封布政使衔(从二品),赏穿黄马褂,成为中国历史上官商结合的典范。
范蠡 “三聚三散”:中国商圣的财富哲学与人生智慧 15 天前 阅读(82) 评论(0) 范蠡(约前 536 年 — 前 448 年),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人,后辅佐越国勾践成就霸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被后世尊为 “商圣” 的商业先驱。
三医之道:现代心学在社会心理服务中的创造性转化 1 个月前 阅读(133) 评论(0)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句流传千年的古训揭示了中国传统智慧对健康问题的层次性理解。当我们将这一框架置于当代社会心理服务的语境中重新审视,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发轫于传统心学的智慧,正通过与现代心理学的创造性结合,实现了对"三医"理念的现代诠释。
【青少年心学】伟大精神谱系助力心理成长之二:井岗山精神 1 个月前 阅读(286) 评论(0) 井冈山精神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为核心,是中国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在绝境中凝聚的精神力量;心学以王阳明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为核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关注内心觉醒与实践统一的思想体系。
从赵旭东教授当选世界心理治疗学会主席看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治疗有哪些优势 1 个月前 阅读(429) 评论(0) 2025年7月15日,世界心理治疗学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弗洛伊德大学召开理事会。由创会主席Alfred Pritz教授提名,全体理事一致同意,推选代表中国及东亚地区的副主席赵旭东教授担任下届主席,成为该国际学术组织首位中国籍主席。
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的《推动中医药服务人民造福全球》一文对推动中医心理师群体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1 个月前 阅读(197) 评论(0) 近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学习时报》发表了《推动中医药服务人民造福全球》一文,虽然未具体说明推动中医药服务的专业群体,但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擘画蓝图,诸多要点对中医心理师群体发展意义仍然非凡。
“三个榜样一个目标”:中医心理师专业人格如何锚定健康中国与文化安全 1 个月前 阅读(127) 评论(0) 相信在 “三个榜样一个目标” 的指引下,中医心理师群体能够不断成长壮大,为守护国人的心理健康、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心学指导生活:介绍马恩祥的新著《王阳明心学思想解析及心理咨询应用》 1 个月前 阅读(110) 评论(0) 作为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的核心领创办者,汉字心学研究者马恩祥理事长自然少不了对王阳明心学的孜孜不倦的学习。从初读传习录,到系统研学《王阳明全集》,马恩祥老师前后花了近三年的时间。
西方四大心理学理论流派创始人及代表人物宗教信仰分析 1 个月前 阅读(139) 评论(0) 学习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应避免西方文化糟粕的影响。本文从西方四大心理学流派创始人及代表人物的是否存在的宗教信仰来看其是否存在着宗教理论元素的关联,试图让读者认清四大心理流派的心理学特点。
中医心理师,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的重要生力军 1 个月前 阅读(101) 评论(0) 构建契合中国国情与时代发展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亟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度融合红色文化基因、儒道艺医等优秀传统文化心理智慧,结合现代心理学技术,培育一支以现代中医心理学理论武装的中医心理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