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聪明与智慧确实存在区别

聪明通常表现为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能够迅速解决问题和应对各种挑战。聪明的人往往在知识的获取和运用上较为出色,能够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新的信息,并运用逻辑和技巧来达到目标。
然而,智慧则更加深邃和全面。智慧不仅仅是智力上的表现,还包含着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对道德和伦理的坚守、对他人的关爱和包容,以及在面对复杂情况时做出正确判断和抉择的能力。
智慧的人懂得谦逊,明白知识的局限性,他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成长。智慧使人能够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更能理解人性和生活的真谛。
例如,一个聪明的学生可能能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但一个有智慧的学生不仅成绩优秀,还懂得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如何在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聪明侧重于能力和技巧,而智慧涵盖了品德、价值观和人生经验等多个方面,是一种更加综合和高层次的品质
王阳明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王阳明(1472—1529,明代思想家、哲学家)被后世公认为极具智慧的人物。他的思想融合了儒学、佛学、道学的精华,开创了“心学”一派,对东亚文化圈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几个方面可以体现他的智慧:
1. 哲学思想的突破:心即理
王阳明提出“心即理”的核心观点,认为真理并不外在于人,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这种思想打破了朱熹“格物致知”(通过研究外物获得真理)的框架,强调**向内探索**的重要性。
2. 知行合一:智慧与实践的统一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认为真正的“知”必须通过行动体现,否则只是空谈。他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例证**:他不仅是思想家,还是军事家,曾用极短时间平定宁王之乱。他通过实际行动证明,智慧并非纸上谈兵,而是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 致良知:道德智慧的根源
他提出“致良知”,认为人天生具备分辨善恶的良知,智慧的关键在于通过自省和实践唤醒它。
4. 逆境中的悟道
王阳明的智慧在逆境中尤为突出。他被贬至贵州龙场(偏远蛮荒之地)时,在困顿中悟出“心即理”,完成了思想体系的构建。这体现了**将苦难转化为觉醒契机**的智慧。
 启发:现代人常说的“低谷期是成长机会”,与他的经历不谋而合
王阳明的智慧在于他打通了哲学思辨与现实生活的壁垒,将高深的道理转化为普通人可践行的生活态度。他教会人们:真正的智慧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对内心的洞察与对行动的坚持。这种思想至今仍能帮助人们在浮躁社会中找到内在定力。
阳明心学可以被视为一种蕴含着深邃智慧的心理学体系
王阳明所倡导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核心观点,强调了内心的力量和道德的自觉。
“心即理”指出人的内心本就具备天理,这启发我们从自身内心去探寻真理和智慧,关注内心的感受和需求,是对心理认知的一种独特见解。
“致良知”则鼓励人们发掘并践行内心的善良和正直,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判断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现代心理学中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塑造。
“知行合一”更是强调了认知与行动的统一性,认识到只有将内心的想法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价值。这对于克服心理上的拖延、犹豫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笔者学习阳明心学的体悟是,阳明心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为我们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提供了宝贵的智慧指引,确实称得上是一种智慧心理学。
智慧心理学试图回答一个根本问题:如何活出深刻而有意义的人生?它不仅是学术探索,更是一种对人类潜能的积极实践——通过理解智慧的本质,我们或许能更从容地面对复杂世界的挑战。
【编后】作者阿文是武汉人,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心理志愿者,目前正从事“慈善助力·看护有家”精神障碍患者及监护人帮助计划的志愿服务。该项目在湖北省慈善总会举办的“创‘益’无限,善满荆楚”创新项目活动决赛中获得第七名的成绩。本项目落地社区为武汉市洪山区和平街。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