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榜样一个目标”:中医心理师专业人格如何锚定健康中国与文化安全
国际形势与历史节点引发的社会心理反思
昨天,提问某人工智能平台对国际时事的分析,其中提到美国对巴西加征 50% 关税,其深层意图直指遏制中国发展(见本公众号今天的头条:美国对巴西加征关税:剑指金砖与去美元化背后的对华战略考量)。今年又是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从社会心理的层面来讲,这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却共同引发了我们中医心理师专业群体对文化安全、民族精神以及社会心理建设的深刻反思。
中医心理师专业群体形成的时代意义与价值
个人以为,中医心理师作为民间先行先试的一个专业群体,通过中医心理学近40年的发展及近10年的中医心理师社会化培训,终于于2023年获得国家三部门文件认可,并将其定义为一个全新类别的卫生人力 ——“医 / 护 / 技 / 中医心理师”【详见《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 年版)》中医心理治疗页】,其形成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中医心理师专业群体的认可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的时代背景下,过去的数十年西方心理学在中国大地快速传播,形成的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体系,这个体系目前正面临着本土化心理学的转型。从国际复杂的政治环境角度观察,中医心理师专业群体的出现与发展,是有效平衡与应对西方心理学体系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医在心理学领域的积极主动反应,更是我们在文化层面守护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中医心理师的历史重任:抵御西方文化消极渗透
中医心理师专业群体的历史重任不只是守护国人身心健康,很显然还要平衡与抵御西方心理学所带来的西方文化的消极面,特别是要防止崇美西方的人借西方心理学的传播与技术来洗脑中国来访者和心理学爱好者。在当今世界,文化的较量愈发激烈,美国对巴西加征关税背后所体现出的霸权主义思维,在文化领域也同样存在。西方一些势力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心理学等专业领域,输出其价值观,影响其他国家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而中医心理师作为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的专业群体,有责任在心理服务领域筑起一道文化防线,让来访者在接受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中医心理师专业人格的核心:“三个榜样一个目标”
大家也许想知道中医心理师的专业人格是什么样的。个人以为,作为新时代的中医心理师,其职责不仅仅是维护国人的心理健康,更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建设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守护者。从一个老卫生健康工作者的视角,个以觉得:中医心理师的专业人格可以用 “三个榜样一个目标” 来概括:三个榜样:分别是抗日英雄(传承红色文化)榜样、雷锋(助人文化)榜样和白求恩(人道主义)榜样;一个目标:做健康中国守护者和幸福中国建设者,健康中国是基础,幸福中国是追求。
抗日英雄身上那种为了民族独立和尊严,不畏强敌、英勇抗争的精神,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医心理师传承红色文化,就是要在工作中坚守民族立场,将民族精神融入到心理服务中,引导来访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雷锋的助人文化体现了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的高尚品德,中医心理师以雷锋为榜样,就是要怀揣着对他人的爱心和责任感,真诚地为来访者提供帮助,不计较个人得失。白求恩的人道主义精神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中医心理师秉持这一精神,就是要以患者为中心,尽最大努力帮助来访者摆脱心理困扰,恢复心理健康。而 “做健康中国守护者” 这一目标,则为中医心理师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求他们将个人的专业追求与国家的健康战略紧密结合起来。
中医心理师专业人格实现的社会化系统过程
中医心理师的专业人格实现,绝不是由哪一个人或哪一个方面所决定的,也决不是一纸证书所能证明的。中医心理师的人格塑造是一个社会化和系统化的过程。首先,个人需要具有当中医心理师的个人志向与能力。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热爱中医心理学事业,还要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熟练的中医心理适宜技术以及一定的现代心理技术。其次,需要有社会化的专业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让从业者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最后,需要有用人单位的中医心理师岗位匹配。只有有了相应的岗位,中医心理师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践行自己的专业人格,发挥自己的专业价值。因此,中医心理师的名誉,将由个人自己、用人单位和众多的来访者共同确定,就像传统的中医人那样,是靠自己的德行和社会的口碑铸造出来的,而不是凭借一本所谓的职业或专业资格证书所确定的。
新时代健康服务体系下中医心理师的定位
从过去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的经验与教训中可以看到,那种由国家进行资格考试的职业或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将远远适应不了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构建一种全新的健康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公民都应具有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孩子父母的家庭健康管家意识、中医心理师的社区健康守护者意识。这三位一体协同合作,才能将每个人的身心健康责任维护到位。中医心理师的工作场景,不只是医疗机构,更加广阔的应用场景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乃至家庭。譬如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协办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治疗培训,培养的是能到医疗机构中医心理治疗专业岗位上工作的中医心理师,而承办的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养健康促进分会的中医心理师专业能力培训,则是培养到社区和家庭能胜任中国健康守护者角色、具有中医心理养生与保健能力的中医心理师。可以这样说,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与关心下,中医心理师群体将成为未来最称职的中国健康守护者、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的优秀成员,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重要力量。
中医心理师群体的时代使命与未来展望
在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今天,我们回望历史,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像美国对巴西加征关税所暴露的霸权行径,以及西方文化渗透的潜在风险,中医心理师群体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他们的专业人格,不仅是个人职业素养的体现,更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心理服务领域的具体展现。相信在 “三个榜样一个目标” 的指引下,中医心理师群体能够不断成长壮大,为守护国人的心理健康、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欢迎报名参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治疗培训
------------------------
报名咨询:阿呆老师,1372018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