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疗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结构分析
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 马恩祥 梁小群 刘红兵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列出的重大行动有15个,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位列第五。健康中国行动主要指标共有124个,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占有8个(第35至42),其中第41个指标是“各类临床医务人员主动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诊疗活动中”。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作为一个具体的行动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对临床诊疗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指标性要求。那么,做为临床医务人员医学继续教育顶层设计,首先需要规划出临床诊疗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结构体系。
临床诊疗活动分类与心理健康知识应用的关系
1、按患者就诊过程,可分为诊前咨询、门诊接诊、检查治疗、诊后回访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患者的心理需求不同,所使用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就会有所不同。
2、按患者的病情,可分为急诊、普通门诊、专科门诊和住院诊疗。患者的病情不同,就诊形式不同,对于患者及家属的就诊情绪与心理应对就会大大不同。
3、按就诊场所,可分为社区义诊、家庭诊疗、网络诊疗和医院诊疗。这种情况下,临床医务人员着重会考虑诊疗环境所带来对医患双方的心理健康影响。
4、按就诊目的,可分为疾病诊疗、康复医疗、健康体检、保康促进等层次,就诊者的诊疗动机也决定了医患双方的心理健康适应要有所差别。
5、按医患关系类别,也可进行若干分类,譬如按患者的人际关系特征可分为支配型、依赖型和平等型。只有合理运用人际关系的对应技巧,医患关系才能保持和谐,医患双方的心理健康才能有所促进。
6、按治疗方式,可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人工智能治疗等方式。中医有句俗语叫“药引”,说明药物治疗也需要起到心理暗示治疗的引导作用。手术治疗要解决患者的恐惧与焦虑,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而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及及人工智能治疗本身就包含了心理治疗的技术。
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主要内容
1、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情绪与情感、意志、性格、能力等一般性的概念性知识。健康心理学包括如何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同时要掌握运用心理学和健康促进的手段,维护和增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2、发展心理学
包括从出生到死亡不同人生阶段的心理发展及其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时要领会与掌握发展心理学中的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性游戏及构造性游戏对于调整人的心理行为的意义与方法。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其心理诊疗也需要符合其发展心理学的要求。
3、医学社会心理学
包括医务角色及心理,患者的群体行为、从众、社会影响等,也包含医学伦理、医疗法规及规章。
4、医疗环境心理学
医疗环境心理学是研究医疗环境与医患双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心理学领域,可称医疗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是指医疗的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5、医务角色心理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其固定成员有各专业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非固定人员有患者及其家属、志愿者等。医院组织的结构、管理方式也会影响到医务人员及就诊者的心理健康。因此,医务人员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知识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及有效管理就诊者具有意义。
6、医患关系心理
医患关系是一种最为复杂与非常特殊的人际关系,人际心理学知识与技能掌握,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医患人际管理能力。
7、心理观察与评估
对于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来说,同临床医疗一样,首先在于心理观察与评估,观察患者和相关医务人员的情绪与心理状态,特别是对患者的人格、个性和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测量评估,有助于临床诊疗的针对性,更加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心理观察与测量技术的掌握是临床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学习与掌握的主要内容之一。
8、疾病心理学
疾病按致病因素一般可以分为器质性疾病、身心疾病和精神心理性疾病。不同类别的疾病,患者的心理表现不同,其治疗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9、心理咨询与治疗
医务人员学习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知识技术,不仅仅是直接满足于现代医学模式诊疗的需要,也是提升医患沟通技巧,改善医患关系、增进患者就医体验的价值医疗需要。构建平等的医患关系,需要改变传统的依从性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形成患者能自我主导与自我选择性的医疗生态。
10、性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离不开性健康,尤其是各种疾病患者的性健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当今的慢性病诊疗和康复医疗越来越重视的临床诊疗活动中,患者的性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医务人员的性别角色表现也是影响临床诊疗的重要角色行为,对于防范医患双方在诊疗过程中出现性骚扰和性尴尬状态。
11、健康促进的消费心理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临床诊疗活动的外延不断扩大到整形美容、功能康复、健康保健和健康促进等非传统医疗(非基本医疗),这就产生了大健康的医疗消费现象,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医疗市场模式,患者必然产生一定消费心理。由于医疗的公益性和信息非对称性,因而不能按照一般商品模式销售,也需要对患者的消费心理进行把握与引导。
医务人员自身心理健康维护
传统的生物医学诊疗模式,医务人员未形成相互督导的心理疏导机制,但医患关系是一个健康人对非健康人的关系,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当然会受到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现代医学模式下的临床医疗,应当借鉴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督导机制,形成一套宣泄医务人员临床诊疗中感染到的不良情绪与心理,通过督导关系来整理和疏导医务人员的情绪心理,保持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
同时,也由于职业责任与工作压力,也会干扰到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医务人员心理失去平衡,也必然进一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因此,医务人员的职业生涯成长、职业心理健康维护,必然成为临床诊疗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一部分。
参与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二九九”,即两项行动目标、个人和家庭九项行动措施,社会和政府九项行动措施。作为医务人员应该掌握“二九九”的相关内容及其具体做法。
个人和家庭维护心理健康的九项行动措施:一是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二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三是重视睡眠健康。四是培养科学的运动习惯。五是正确认识常见情绪问题。六是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及时求助。七是精神疾病治疗要遵医嘱。八是关怀理解精神疾病患者。九是关注家庭成员心理状况。
社会和政府促进心理健康的九项行动措施:一是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二是构建心理服务网络。三是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培养与使用机制。四是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服务。五是规范发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六是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七是强化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职责。八是各行各业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九是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