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发展的两个方向:是越来越宽还是越来越专
前几天,有心理同行问心理治疗师有没有高级资格的考试机会。心理治疗师作为一个健康医疗的新职业,笔者认为不应该延续像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士的那种初中高的专业等级制度。这不论是对于心理治疗师还是接受心理治疗的来访者,都不是一个合理的制度。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也是一个千变万化的问题。作为主导心理治疗关系的心理治疗师的职业发展,不应该是一个由低等级到高等级的发展,而应该是一个知识和技能面越来越宽广或者知识与技能越来越精细专科化的发展。
心理治疗师的知识与技能越来越宽广,有助于应对来访者复杂多变的心理问题,只有知识渊博、技能综合,才有可能探索到来访者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才有可能更好地共情来访者,与来访者有更接近的共同语言。这对于顺利与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保持良好治疗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从心理治疗技术的应用角度来看,心理治疗师的知识宽的要求即是要求在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来访者的个人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涉及到的知识面。需要向来访者有很好的互动学习。而能及时学习到来访者所掌握的知识面与技能,需要心理治疗师是一个复合型的学习型专业人才,而不是一个专业范围狭窄的专科型人才。
心理治疗师的知识与技能越来越专,就意味着从心理研究与应用的层面,来做好心理问题明确的来访者,能让他们的心理健康得到最有效的治疗和康复。心理治疗作为医学体系的一个部分,自然不像心理咨询那样始终维持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关系,而是在包括心理治疗师在内的医疗团队的集体关系之中。心理治疗的关系是心理治疗师之间对于同一个心理治疗的来访者有共同的会诊讨论,当然前提是基于尊重来访者的意愿,做好来访者的隐私保护。从心理治疗研究的角度来看,一部分心理治疗师专业擅长也需要有专。心理治疗技术的创新、开发,需要心理治疗师在某一方面有更加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如果只注重“专”,心理技术应用是没什么问题,但做心理研究就会差的很远了。所以心理治疗知识与技能的专长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全能型的心理治疗师发展,必然是立足于全面,而顾及某一方面的专一。专一的前提是全面,是心理治疗知识面和技术的宽广掌握,而在从事某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当然可以作为最主要的擅长加以发展。第一,是多专业学历的求取。能获得心理治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至少有一门相关的专业教育学历。但要成为一个知识与技术宽广型的心理治疗师,笔者觉得能够相继获得三种类别专业学历是比较好的。医疗卫生专业(如临床、中医、护理、公共卫生等)学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专业学历、其他(如哲学、人文、教育及语言等)相关学历。具有医学、心理、人文三个类别的学历,至少表明具有三个最重要的学科思维,这对于探索与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是具有宏观的思维专业性。
第二,向每个来访者虚心学习。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一般技术中需要掌握共情,需要有认真与良好的倾听。按照叙事医学的方法,让来访者讲全自己的心理故事,从中学习来访者的思维、来访者的情感、来访者的行为方式,从而丰富自己对于心理问题的认知、借鉴来访者的有益思维、情感与行为式,再回过头来服务其他的来访者。
第三,采取同行合作模式。向临床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医务社工师和心理治疗师等医务与心理同行学习。心理治疗师是心理健康服务的最后一道关口,在之前服务的有专司发现心理来访者的社会工作师、有接待患者的临床医生或者来访者的心理治疗师,还有参与康复治疗的护士群体。心理治疗师如果能虚心向他们学习,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或指导,对于丰富自己的心理治疗经验一定会有很大的益处。一、报考心理治疗相关的研究生,通过系统的研究生学习来掌握心理治疗的研究方法与技能。二、利用心理治疗的案例来做心理研究,或者是从事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治疗技术的应用性开发。三、专注,如某一特定群体或某一心理治疗方法的应用,选择与经营自己擅长的某一方面的心理治疗。
对于那些追求心理治疗专业技术资格等级的欲望,我看没有什么必要去刻意追求与满足。对于体制内的人而言,也许能够加一点工资,而对于社会医疗机构而言,一切是凭本事,而不在于自己获得了什么样的标签。而且,职称晋升制度本是计划经济产物,不一定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征。心理治疗师作为一个健康的新职业,社会应该更多地去支持他们的平等发展,而不是按照官本位思维,追求等级的上升。最后有可能形成高职低能的状态。一个心理治疗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有了资格就是能力的体现,至于水平的高低,是由来访者说了算,而不是靠一个职称考试来做定夺。大家说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