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本公众号发了一篇原创,题目是《心理游戏小测验:孩子在你“心”中的位置》,穿插了心住一家人”的《写“心”投射心理调查》,截至目前为止,文章有近900人浏览,有258人做了投票:投票结果截图如下:


参与投票人群中,未成年人只占2%,女性成人占75%。72%的人把孩子视为心尖那一点,其次是视为心底钩,占12%,而视为心左或心右点的各占8%。

2.png

3.png


笔者根据汉字心理学与投射心理学的理论做了一个《“心”动一家人 健康家庭好角色》的模型。如下图:
心字的笔画角色_01.jpg
我们也可以来看看一个天真的16岁少年男孩是怎样象征这个“心”字的:
特殊儿童写心.jpg
这个男孩把自己象征为心左点,他的家庭妈妈是个长期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爸爸因为遭遇刑事案而身陷牢狱,而自己因为童年患较严重的多动症影响自己与其他同学课堂学习而被辍学在家。他自己非常想出去打工,也做了一些尝试,但都没成功。这个孩子虽然书写能力不足,心理年龄也较为幼稚,但天真活泼,对人热情,也比较懂事。如果单单从他所排列的这个心字投射测验,他甚至比一般的人“三观”要正。他把自己视为家庭的开拓者,要做家庭的引领,是不是比较符合他家庭的现状?他的最爱是他的外婆,成为他心目中应该呵护的人,而他的爸妈本应该是承载这个家庭的宝船,在他的心目中,也许他认为,他爷爷则是他这个家庭的强力支持者和督促者。

一个辍学在家存在认知行为障碍的人尚能有此见识,更何况一个能正常上学的儿童。所以,每个家长,千万不要低估你孩子的思维和志向,也千万不要过分地支配和控制孩子。特别是不要永远把孩子视为单一的被呵护者,那种想法是笔者认为的“心住一家人”的固定角色期待,对待自己与孩子,要秉持“心动一家人”的动态发展家庭期待,让孩子从被呵护者角色期待中,逐渐转移到家庭的开拓者、引领者和具有承载责任的依靠者。这样孩子在家庭中有成就感、有责任感,而不会只是个被保护感。

家庭成员的角色期待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动态变化的,但有句俗话很伤孩子的成长,即“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这也许是当下许多大学生宝宝、宅男宅女的啃老族产生的一个原因。

家长们应该尝试培养孩子来保护父母的认知和能力,而不要过分看重自己的能力,要想“青于蓝而胜于蓝”,父母也许在家庭孩子的逆反对抗中应及早“示弱”,特别是在他们尚未呈现逆反心理的时候就“示弱”,让孩子感受到他们自己主导家庭的力量在不断提升,具有独立精神、自主的生活与学习能力,而不是在父母的呵护之下。

在笔者设计的“心住一家人"投射测验中,家庭的推动者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难把握的,什么样的推动力度、什么样的督促方向与水准,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很显然,家长们在孩子的成长中,被呵护会导致孩子被溺爱,而过度的推动与督促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与逆反。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要弱化呵护的角色,淡化依靠的角色,展示好开拓者的角色,准确把握好推动者的角色。这四个角色的动态变化决定了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好与不好,合适与不合适。

“心”字投射测验,心字四个笔画各象征家庭成员怎样的角色?想听听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