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澎湃新闻发了一篇社论,题目是《如何看待全国结婚人数创新低》,文章说,结婚人数创1986年以来最低,还概括地给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超预期的疫情影响,三年疫情深刻影响社会生活;人口基数的变化,适婚人口持续下降;生活方式变化,影响结婚意愿;社会发展进步,生活选择多元化。
笔者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对结婚率持续走低做一具体的分析:
首先,结婚率低与生育观念相关。传统文化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在西方文化影响愈来愈大而传统文化影响愈来愈弱的当代社会,基于人类传承的孝道观弱化了,生殖伦理逐渐衰退,人们普遍认为生不生孩子是个人权利,人口生产并非社会道德要求,因此与人类生殖相关的结婚社会行为自然会随之而减少。
其次,性生活与婚姻的分离。传统社会,性生活行为是基于结婚基础之上的,现在婚前性行为逐渐为社会所接受,为家长所宽容。由于避孕技术的进步,性行为与生殖行为可以绝然分离,性生活由生殖目标转向为娱乐目标,结婚原本作为性生活的门槛作用消失了,自然结婚的人也就少了。第三,个人社会化取代家庭社会化。传统社会的个人并不能完全承担全部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固定居住环境更限制了个人的社会化向独立于家庭的过渡。现在的城市化趋势,个人与家庭的联结越来越不紧密,而个人在社会上也完全可以不需要依靠家庭来适应全部的社会生活。譬如过去生老病死无不需要家庭的支持,而现在愈来愈健康的社会保险机制,家庭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逐渐消失了,个人的能力与社会的功能完全可以取代家庭的作用。既然家庭也可以不要了,结婚岂不成了多余。从个人社会化的发展来说,其社会化水平越高,家庭的社会化作用就愈弱,直到不需要家庭而只需要有社会。
第四,个人的责任感下降。结婚为生殖,结婚为家庭,结婚为社会,当结婚变成了完全不是为自己,从人性自私的一面去观察,愿意结婚的人是会变多还是变少?第五,老龄化社会的必然。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如果结婚,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养老负担会加重一到两倍:养老人与生孩子。为了摆脱老龄化对年轻人生活的影响,选择不结婚是最好的免除更多养老责任的权宜之法。
第六,个人自由化的发展。不结婚,意味着在壮年期及之前享有更多的自由,西方文化的入侵,一些年轻人更加崇尚个人自由,而期待免除更多个人承担的社会责任。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显现,很多宅男宅女,不愿意进入社会的大男大女,他们连工作都不想,那还有能力去谈结婚?第七,适婚人群的心理健康影响。社会转型期和不规范市场经济的影响,对于适婚群体的影响最为剧烈。这也会造成适婚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社会心理的一般规律表明,适婚年龄的群体心理愈健康,则愿意结婚的人愈多。但作为适婚年龄的群体,工作压力大、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加上婚姻政策及婚姻福利并非有强大的结婚吸引力,自然会影响到结婚意愿。第八,婚恋社会文化氛围也会影响到结婚率。一个社会上是否崇尚结婚,与社会的倡导也有重要关联。譬如:结婚带不来彩礼,而离婚则可能分割掉已有的财产;结婚了会产生离婚,而不结婚也无所谓离婚,是不是少了一大社会矛盾?结婚了就不能再恋爱,而西方式的爱情又是喜新厌旧的,结婚是不是西方式恋爱的负担?所以,提高结婚率,要从消除结婚的社会文化与社会心理障碍做起,而这,必须要有强大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来做支撑。也就是说,结婚率走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不足,更是反映出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严重缺失。义务教育的西化需要承担相当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