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学,作为一门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融合现代心理学知识的学科,对其从业者的职业人格提出了极高且独特的要求。一名优秀的中医心理师,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更需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崇高的道德情操、独立的探索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其职业人格的塑造,可追溯并借鉴三位分别代表中国不同文化脉络的英雄楷模: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李时珍,红色文化的杰出代表白求恩,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杰出代表雷锋。这三者的精神特质共同构成了中医心理师职业人格的三大支柱。

一、 李时珍:传统文化的根基——自主求真的探索精神与为民立学的担当

李时珍的伟大,不仅在于其成就,更在于其超越时代的非凡路径。与古代《新修本草》、《证类本草》等由朝廷敕修、依托国家力量的官修本草不同,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完全是一次发自民间、依靠个人的伟大科学实践。

突出事迹与独特路径:他因目睹旧本草谬误甚多而决心重修,此举并非受命于朝廷,而是源于一名医者的本心与担当。在没有皇家资源支持的情况下,他凭借一己之力,“搜罗百氏,访采四方”,足迹遍及湖广、江西、安徽等地,深入山野实地考察;他“一一采视,颇得其真”,亲尝百草,以身体验验证药性;他耗尽家财,倾注二十七载心血,三易其稿,终成这部“东方医学巨典”。这体现的是一种高度的学术自主性、为苍生福祉负责的担当精神以及筚路蓝缕、自力更生的巨大勇气。

对中医心理师的启示:中医心理师的工作深植于传统医学理论,但绝不能墨守成规。学习李时珍,就是要继承其 “不唯上、只唯实”的独立探索精神和为民立学的伟大担当。这意味着:

保持学术独立与批判思维:不盲从经典权威,敢于在实践中检验、反思和发展传统理论,使之更契合现代人的心理情境。

发挥主观能动性:像李时珍一样,主动深入“临床一线”,细致观察个案,收集第一手资料,不断总结和提炼有效的治疗经验。

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其工作的根本动力并非来自外部指令,而是源于内心对生命与健康的敬畏,以及解除患者心身痛苦的强烈使命感。这种自驱力和担当,是中医心理学不断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二、 白求恩:红色文化的内核——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与牺牲精神

诺尔曼·白求恩,一位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突出事迹:白求恩在烽火连天的前线,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抢救伤员。他创办模范医院、培训医疗人员,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的医疗水平。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赞扬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他技术精益求精,对医疗事业有着极高的职业操守和无私奉献精神。

对中医心理师的启示:心理治疗工作极具挑战性,需要治疗师投入极大的情感和精力。学习白求恩,就是要秉持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境界。这意味着要将患者的福祉置于首位,具备极强的共情能力和责任感,对每一位求助者都报以“极端的热忱”;要恪守职业伦理,严守保密原则,保持专业的边界与操守;要具备一种为事业奉献和牺牲的精神。这种超越个人利益的大爱,是建立深厚治疗联盟、有效帮助患者的内在动力。

三、 雷锋:社会主义文化的典范——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雷锋,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以其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道德楷模。

突出事迹:雷锋的一生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生动实践。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每一个岗位上都恪尽职守;他勤俭节约,却慷慨助人,默默做了无数好事;他“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乐于助人,不求回报。他的精神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和螺丝钉般的敬业精神。

对中医心理师的启示:心理援助的本质就是服务与奉献。学习雷锋,就是要践行其“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这意味着要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将帮助他人心灵成长视为自己的天职;要在平凡的岗位上精益求精,不断提升服务技能和水平;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等公益活动。这种发自内心的、乐于助人的品质,能够营造安全、信任的治疗氛围。

结论

李时珍、白求恩、雷锋,三位来自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英雄,其精神内涵共同勾勒出中医心理师理想职业人格的蓝图。

李时珍代表着专业的深度与自主,要求中医心理师扎根传统却不拘泥于传统,以独立求真、自力更生的精神,为民探索,务实创新。

白求恩代表着职业的高度与纯度,要求中医心理师心怀无国界的大爱,无私奉献,恪守伦理,对技术精益求精。

雷锋代表着服务的温度与广度,要求中医心理师爱岗敬业,热心助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服务社会。

将传统文化的自主求真、红色文化的无私奉献与社会主义文化的爱岗服务精神融为一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培养出既掌握深厚传统智慧,又具备现代职业素养、独立精神和崇高道德情操的新时代中医心理师。他们不仅能疗愈个体的心灵之苦,更能为促进社会和谐与人民心理健康贡献独特的东方力量。这三位榜样的精神,无疑是照亮其职业道路的明灯。

往期中医心理治疗培训回顾:

附: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治疗培训资讯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专委会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治疗采取线上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线下培训将于今年11月8日至10日在武汉举办,协办单位是武汉市社会心理行业协会和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欢迎报名参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治疗培训

(点此查看第一期培训详情)
(点此查看第二期培训详情)

-------------------------

报名咨询:阿呆老师,13720180269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