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院心理工作者的尴尬
这几天,与同事谈到了2019年6月14日由国家卫健委等9个部委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名单及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期盼已久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终于正式启动了。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目标,是要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明显下降。
要达成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离不开社会心理服务人才的培养。在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基础教育不足的现实环境中,唯一能解决社会心理服务人才短板的方法,笔者以为即是社会心理服务人才的职业水平或岗位能力的考试与认证,以及相应的人才政策环境改善。
前几天,有个精神卫生医疗的机构的心理咨询师询问关于心理治疗师的助考培训情况。他说自己在精神卫生机构工作10多年了,由于不是心理治疗师,医院不允许他为住院和前来门诊咨询的患者做心理咨询服务,然而在精神卫生机构又不会有多少心理咨询来访者,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在医院的处境十分尴尬。
联想到国家劳动人社部停考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百万心理咨询师在未来很可能只能服务于人群的心理健康预防性工作,而无法面对有心理障碍的心理来访者。有心理障碍的来访者可能只能由心理治疗师或者精神科医生来服务了。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专家在谈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最大区别,均相当一致地认为不在于心理学的技术与方法,而在于服务的对象之不同。也就是说,不论是心理咨询师还是心理治疗师,学习的绝大部分知识与技术都是相同的。这也是查阅国内学科发展,很难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绝然分开,只能是把这两者浑然一体来做做处理了。
笔者手头正好有一本张亚林、曹玉萍主编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持计划项目 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出版)。这本规范列出的现场实验研究单位有全国48个单位的200现场实验研究人员参与。其中有医学背景的单位25个,非医学背景的23个。全部17名编写人员只有3名非医学科研与医疗机构背景,7名审稿人只有1人不是医学科研与医疗机构背景,可见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重心在于心理治疗而不在于心理咨询。
然而现实培训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又密切不可分,所以要想从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必然要掌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操作规范,最好是成为心理治疗师,而不只是个心理咨询师。未来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六大类人员最好都是个“双师型”人才。譬如临床医师+心理治疗师、护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康复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师+心理治疗师,当然心理治疗师也必然同时是个心理咨询师。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贯彻现代医学模式中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从目前仍然在由国家继续举办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心理治疗专业的考试来看,社会需要高度重视与普及心理治疗专业的培训与考试,形成一个六大类人员一同积极参与到心理治疗专业的卫生技术资格考试中来,以满足未来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前瞻性考虑,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把心理治疗师的助考培训、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操作能力的训练作为一项长期与常态的工作来做。聚集了国内知名的精神卫生、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医心理学、心理管理学、社会医学及传统文化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共同服务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才的培养。
按照目前的医生从多点执业到自由执业的发展趋势,笔者大胆预测:心理治疗师也必然走向从医疗机构内定点执业到成为自由执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