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心理人,还是先学心理技术?
从学习心理学史中领悟到的
学习心理学数十年,得出了个印象,我们对每一个心理学技术的学习,都是从介绍这个技术的创立者及其创作背景开始的。譬如笔者上世纪80年代末参加中科院心理所的医学心理学课程班,就有专门的心理学史课程,每门专业心理课程中,介绍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时候,必然有较大篇幅介绍理论的创立者或代表人物。笔者在全国卫生专业资格考试心理治疗学专业的助考培训中,就总结了100多位重要的心理人物,他们的光辉人生及心理研究历史影响着每一个心理从业者。从而让心理学从业者中的相当一些人带上明显的学派印迹,这在某种意义上不是因为心理从业者崇拜某个心理学技术,而在某种程度上崇拜这个理论或技术的创立者或代表人物。
因此,心理学史以心理人物为主线,介绍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这表明向历史和当下的心理人学习,比学习他们的心理技术更重要。因为先学心理人,才能掌握他们创立的理论和技术的来龙去脉,才能了解心理技术创建得以依赖的人文与科学思维,才能更恰当更完整地运用所学的技术,才能不违心理技术的应用伦理,也不会断章取义,曲解心理技术的应用。
中华文化与艺术的师徒传承是将做人与做技术融入一体
儒释道文化传承也好,中医及艺匠传承也好,都强调师徒关系。跟师学艺首先是学的艺德与艺术。医者更是仁术,人者仁也,以仁为先,以术相继。师傅带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德艺双馨。作为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工作者,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更是艺术,艺术一定是以德为先。
因此,从中华文化与艺术的传承脉络来看,学习心理咨询与治疗得先向业内的前辈学习,再去学习他们所使用的技术。
人有取向,技术无取向
是人都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心理专业工作者的工作跟临床医生相比,不只是救助患者的躯体,且是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灵,所有的心理技术都可能为人所用。运用的目标不同,结果绝然不同。
人有主观能动性,不会简单被人利用,而技术是客观的,谁掌握为谁所用。心理技术是影响人认知与行为的技术,掌握在助人者手里,是治疗心理障碍和促进人心理成长的技术;掌握在逐利者手里,将成为迷惑人、控制人、欺骗人的谋利害人的工具。
如果被用于心理障碍的治疗,心理技术是有益的;如果将心理技术用于控制人,那将是非常可怕的。因此心理工作者的学习理应先学习心理人,成为一个高尚的、有道德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不谋私利、不损人利益的人,这种前提下的技术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安全的。
正是因为人有取向,做心理工作是助人专业,心理技术是助人的技术,而不是市场盈利的工具。有的心理机构将劝退“小三”做为经营业务,把心理技术用于非法侦探他人隐私,这显然是偏离了助人专业的方向,把心理技术当着损人利己的工具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学习心理得先学做人、做专业的伦理,建立起正确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伦理观念,再学心理技术才是有益的。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效果取决于人而不是取决于技术
任何一个心理技术均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任何一个心理障碍者也不能只依靠一二个心理技术来解决。最有效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依赖于心理关系的建立与及关系的水平,也就是说,心理治疗师的人格魅力对于来访者的影响力。
人的心理是十分个性化的,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调整心理和恢复心理健康的方法千变万化,技术都带有标准化的倾向,跟心理学专业人员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首先是学他们的伦理思维、逻辑思维和心理专业思维,这种三维思维决定了其后对应的心理技术的灵活选择与综合应用。而单纯学习心理技术,就有可能生搬硬套,无法保障期对改善心理的针对性与效用。
多读本土心理学家的传记填补心理专业人文的知识空白
心理治疗师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虽然有一点点心理伦理的试题,但整体上来说还只是一个纯技术性的专业资格考试。作为一个合格的心理治疗师,掌握心理治疗技术固然重要,但没有训练好心理治疗的角色,形成心理治疗的仁医人格,其技术应用可能用偏,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要填补心理治疗师的专业人格训练,需要多读心理学家的传记,特别是本土心理学专业的传记。
目前关于心理学家的传记不多,笔者之前读过《广博之师:陆志传传》,感觉颇有悲凉。最近有幸读到国内著名的心理学家张亚林教授的《故地 故人 故事》自传,书中以张教授所生活或游历过的地点、结识的亲朋好友、同事以及他人生中的重要事件为题材,描述了退休前近70年的生活。读后的感受十分震撼,对张教授的敬佩之情尤其高涨。
在此之前也读过张教授和曹教授共同主编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那是一本纯操作技术的手册,非常实用。近读了张教授的自传,更深刻感受到张教授作博大且浓厚医学人文情怀。难怪张教授能引领中国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数十年,他的本土心理学思想,那种将东西方文化融合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技术之中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心理治疗师也要学习的榜样。
《故地 故人故事》,尽显张教授的经历传奇、见地独到、格调高雅、文笔清新,书中展现张教授的人生领悟、智慧才华及其幽默风趣对于一个学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专业人来说,是传统心理学史和心理学技术书箱中所无法领略到的。期待所有的心理治疗师都能一读《故地 故人 故事》,相信必然从中受到教益和启发。
张亚林,湖南省张家界人,医学博士、留学美国加州大学。
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杰出精神科医师,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主席,中共中央组织部特殊一线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医疗:湘雅名医,主持制定我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操作规范。被授予中国杰出精神科医师、湖南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教学:国家级教学名师,领衔国家教学团队、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主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精神病学》、教育部研究生教材《高级精神病学》。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徐特立教育奖,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特等奖,被树立为湖南省师德标兵。
科研: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美国CMB等课题20多项,研究经费600多万元,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著作60多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共50名。
学术职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点评审专家,国家三大科技奖评审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顾问等。
医院管理师+心理治疗师+医务社工师 报名扫码咨询 阳明心理研究院客服中心电话: 027-87278238 或 添加客服老师联系方式 (王老师:13667177495 【微信同号】) 相关培训信息动态可查询: 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官网(http://www.yangmingpsy.org.cn/) 或 医院职业化管理网(http://www.yyzyg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