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餐饮浪费行为引起最高层关注并发出指示说明什么呢?从社会心理层面来讲,人们的任何行为都有着隐藏在背后的动机。餐饮浪费行为泛滥,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心理原因。


1
健康生态链失平衡


健康的生态链主要反映在食物链上。食物链亦称“营养链”。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

一个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一个植物, 一个以植物为食料的动物和一个或更多的肉食动物。食物链中不同环节的生物其数量相对恒定,以保持自然平衡。

过去的乡村农俗生活,即使是富足的家庭也不妨碍家家养禽畜。孩子掉在地上的饭粒,被桌下的鸡鸭、猫狗抢吃了。剩下的饭菜喂猪了,那还有浪费。

而城镇化之后,乡村空心化,五禽六畜只剩宠物猫狗,宠物也只吃狗粮猫食。家庭的剩饭剩菜成了厨卫垃圾,食物链生态遭到完全的破坏。

因此如何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保持健康生态平衡不是个人健康所能做到的,而是一个社会大健康的深刻课题。


2

国民健康教育失序



在科学高度发展和人文进步滑坡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国民健康教育秩序的混乱。

首先,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健康教育不是从娃娃抓起、从健康人抓起,而是到病了、老了才被重视。

其次,健康教育的模式也是一种生物医学模式而非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只会关注身体健康,如何不得病。现在虽然开始重视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许多顾虑(譬如性健康教育),而使得步履维艰。

特别是把社会医学模式中的道德健康视为政治范畴,纳入到意识形态的空间,使得人们对道德健康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民众受发达的生物医学的影响,讲究饮食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吃隔夜食物,又由于没有食物链的生态条件,从而让未吃完的剩余食物当着厨卫垃圾而丢弃。

昨天晚上三岁多一点,小孙女跟她妈妈说“她把还想吃的剩余甜饼干放进垃圾桶了”。女儿觉得她能够抑制食物的诱惑,表扬“了不起!”。我开玩笑说了句“浪费粮食!”还引来女儿的一顿严肃批评。


3
潜意识防御失当


改革开放与全球化持续发展及城市化的快速,在一个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与西方自由主义文化强烈冲击与交织的过程中,使得很多人成为心理学中所说的“边际人”让他们很难适应面临的环境,而采取一种消极的防御机制。

心理名词

边际人:在社会文化变迁或地理迁徙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转型人格。美国学者帕克于1928年曾用此描述黑白混血儿。帕克认为,边际人因处于不同群体之间而通常具有烦躁不安、敏感好斗、拘束自私等一系列心理特征。



从而使得很多人成为心理亚健康者甚至是心理障碍者。而一种防御替代的行为就是贪食与厌食。这两种行为均造成了对食物的浪费。心理学研究表明,神经性贪食症与厌食症与家庭关系存在密切关联,与性心理也存在密切关联。

而家庭关系恶化与性心理障碍的发生皆与社会环境的和谐治理欠缺有关。

人的心理失去健康很难观察,但从社会行为分析中可以间接发现人群的心理健康状态。笔者认为,餐饮行为浪费的背后是人群的心理与道德健康的丧失。

一个心理健康与道德健康的人,必然有良知。

节约不浪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只有当人们失去良知或者良知被蒙蔽的时候才可能认识不到节约,而产生浪费行为。


4
消费文化失向


全球化的一大推手是市场化,而市场化经济是对计划经济的否定。市场化追求资本效应,追求利润最大化。

“民以食为天”本意是对为政者的要求,但也可以误导普通民众对于饮食消费的崇尚或变得奢侈,奢侈之风必致浪费行为泛滥。

中华传统消费文化是积蓄,而现在的消费文化是鼓励消费与扩大消费,而浪费就是鼓励与扩大消费的副产品。而在消费观上,物质产品消费与精神产品的消费又严重的不平衡。

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于文化发展的不重视,餐饮浪费行为即是后果。


5
社会信仰缺失


在科学盛行、唯物泛政治化的条件下,心理学从哲学分离后也被当成单纯的自然科学来对待,即使现在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在社会科学中应用不足,重视不够。

哲学的发展反映了社会信仰的取向。在社会信仰中,是否要给唯心哲学留有一定空间,从国家认同信仰自由、允许宗教存在,同时也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其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古代儒家文化对于民众有“仁义理智信”的要求,节约被作为重要的美德之一。浪费是为人所不耻的行为。不管是国家教育和家庭教育,从来都是基础的教育。

然而,十年文革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到到改革开放数十年对于西方文化的泛滥缺乏管控,使得人们的信仰或者虚无、或者混乱,个人私欲膨胀、缺少慈善利人之心。

在一个没有信仰的社会里,法制管束不了道德,必然导致包括餐饮浪费行为在内的种种丑恶现象滋生。

总之,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国民还需要补上一堂深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