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立项支持传统文化促进心理健康,背后有何深意?
近日,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公布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立项结果,在全国征集到的449份申报书中,最终确定100项课题入选(基础研究24项、应用研究76项),其中20项获得经费资助。这一大规模、高层次的课题征集活动,传递出我国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国家层面设置专项课题的三大动因
一、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国式解决方案"需求迫切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巨大,但西方心理治疗技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存在适用性局限。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性修养、情绪调节等智慧,能够为国人提供更贴近文化心理的调适方法。国家通过此次课题征集,正是在积极探索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国式解决方案"。
二、文化自信背景下推动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
在文化自信战略引领下,心理健康领域也需要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通过对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资源的系统挖掘,形成扎根中国文化土壤的本土化心理服务模式,既是对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创新性发展。
三、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支持体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传统文化中的养生理念、修身方法和社会支持观,能够为现代人提供从个人修养到社会支持的全方位健康资源,弥补单纯医学模式的不足。
从入选项目看传统文化促进心理健康的四大优势
通过对入选课题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一、预防性与发展性并重
众多课题如"正念冥想基于太极哲学的应用研究"、"中国传统家训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等,不仅关注心理问题的干预,更强调心理健康的预防和促进,体现了传统文化"治未病"的智慧。
二、身心一体的整体观
如"八段锦对焦虑情绪调节的生理机制研究"、"中医情志理论在抑郁症防治中的应用"等课题,探索传统文化中身心整合的健康路径,避免了西方心理学中长期存在的身心二元分割问题。
三、文化认同与心理调适的协同效应
"传统文化认同对移民心理适应的影响"、"传统节日仪式对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研究"等课题,探索了文化认同感本身的心理调适功能,为通过文化传承增强心理韧性提供了新思路。
四、多元化的干预手段
从入选课题看,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心理调适方法:道家认知疗法、移空技术、书法治疗、古琴音乐治疗、园林疗愈等,形成了多层次、多途径的干预工具箱,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传统文化赋能心理健康服务的未来展望
本次国家级课题的大规模征集,标志着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单纯引进西方技术到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应用。
未来,我们需要在三个方面继续深化:
一是理论研究系统化,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心理健康的理论框架;
二是技术标准化,将传统智慧转化为可操作、可评估的规范化干预方案;
三是应用场景多元化,将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资源应用到教育、职场、社区等不同场域。
通过系统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促进资源,我们不仅能够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更能为全球心理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从100个入选项目,看传统文化如何解决现代心理问题
亮点项目一:数字化赋能传统智慧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曹玉萍教授承担的《数字化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的纵向研究》,代表了传统文化智慧与现代技术融合的新方向。
亮点项目二:解决棘手现实问题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刘天君教授的《移空技术对厌学拒学儿童青少年干预方案的行动研究》,直指当前突出的青少年厌学拒学问题,展现了传统文化技术的现实针对性。
传统文化心理健康应用迎来新发展机遇
本次国家级课题的大规模征集,标志着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从单纯引进西方技术到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推广的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和移空技术两项技术,同时入选应用研究类资助课题。
这两项技术正是该专业委员会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治疗培训的保留项目,每期线下培训都会深入讲解和实操演练。此次获得国家级课题资助,预示着本土心理治疗技术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附:关于发布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立项结果的通知
附件1
基础研究类心理健康课题立项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一、经费资助课题
序号 | 课题名称 | 申报单位 | 负责人 |
GXWH2025A-00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社会心理服务的理论与体系研究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 骆宏 |
GXWH2025A-002 | 中医药文化赋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张小聪 |
GXWH2025A-003 | 儒家“四书”中的心理健康思想研究 | 北京师范大学 | 车凤 |
GXWH2025A-004 | 形-气-神三位一体:国风舞蹈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 易倩倩 |
GXWH2025A-005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研究 | 大连财经学院 | 何昕 |
二、自筹经费课题
序号 | 课题名称 | 申报单位 | 负责人 |
GXWH2025B-00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作品为例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 景小勇 |
GXWH2025B-002 | 中国传统阴阳哲思视域下青少年“一核四维”心理韧性教育理论和机制研究 | 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中学 | 王国欣 |
GXWH2025B-003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心理健康的价值 | 杭州市采荷中学 | 邱锋 |
GXWH2025B-004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 集宁师范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 杨帆 |
GXWH2025B-005 | 剪纸艺术AI智能体赋能心理服务的创新应用 | 福建省艺术馆 | 陈哲 |
GXWH2025B-006 | 以多感官交互式严肃游戏为媒介的古琴艺术赋能心理健康工作机制研究 | 武汉大学 | 范秋砚 |
GXWH2025B-007 | 基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极心理培育体系研究 | 辽宁教育学院 | 李颖 |
GXWH2025B-008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当代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机制——兼议本土化心理咨询应何去何从 | 南开大学 | 李强 |
GXWH2025B-009 | 中医情志疗法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李亚彤 |
GXWH2025B-010 | 八段锦改善负性情绪的认知机制——注意调控与情绪策略优化的实证探索 |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 凌莹 |
GXWH2025B-011 | 从《易经》的哲学内涵和心理学思想构建本土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 |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 郑直 |
GXWH2025B-012 | 基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培育体系研究 | 青海师范大学 | 付超 |
GXWH2025B-013 | 道家认知疗法调控奖赏环路干预青少年抑郁NSSI机制研究 |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 王朔 |
GXWH2025B-014 | 《黄帝内经》神智理论赋能心理健康研究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陈子杰 |
GXWH2025B-015 | 新六艺论:儒家心理学思想的时代价值 |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 | 李明 |
GXWH2025B-016 | 基于中国家庭文化的心理干预路径研究 |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 | 李闻天 |
GXWH2025B-017 |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体育教学对青少年心理韧性的培养研究 | 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 | 单良 |
GXWH2025B-018 | “全人健康”理念下儿童运动教育模式创新的区域行动 |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 | 沈琳 |
GXWH2025B-019 | 博物馆展览赋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创新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 | 河北博物院 | 赵雅聪 |
(排名不分先后)
一、经费资助课题
序号 | 课题名称 | 申报单位 | 负责人 |
GXWH2025A-006 | “戏说心语”——传统戏剧与影视戏剧干预青少年厌学拒绝的应用研究 | 苏州市姑苏区心盟心理社工发展服务中心 | 李卓恒 |
GXWH2025A-007 |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语料库的青少年心理韧性促进大模型与应用示范研究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倪士光 |
GXWH2025A-008 | 住院抑郁症患者正念整合式太极拳干预方案的循证构建与应用研究 | 苏州市广济医院 | 季彩芳 |
GXWH2025A-009 | 文化雅集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时代价值 | 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 牛娟 |
GXWH2025A-010 | 指向儿童精神成长的甲骨文课程建构研究 | 青岛大学 | 赵翠兰 |
GXWH2025A-011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积极自然意象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机制与干预课程开发 | 北京林业大学 | 陈一笛 |
GXWH2025A-012 | 阈下抑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中医情志致病机理梳理及中医心理治疗方案研究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马利军 |
GXWH2025A-013 | 中医知行疗法在情绪治疗中的应用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王健 |
GXWH2025A-014 | 数字化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的纵向研究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曹玉萍 |
GXWH2025A-015 | 基于苏轼生平的“人生三境”心理韧性培养课程开发 | 南京医科大学 | 张文君 |
GXWH2025A-016 | “鼓舞童年2+2”课程促进小幼互接心理准备与适应的行动研究 | 浙江省杭州市明远未来小学 | 马益彬 |
GXWH2025A-017 | 传统工匠精神赋能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实证研究 |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刘勇 |
GXWH2025A-018 |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的“绘本阅读疗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及康复作用的研究 | 西湖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张海生 |
GXWH2025A-019 | 头部调神浅刺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焦虑伴失眠的标准化诊疗方案构建——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疗效评价体系与操作规范探索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 吴希 |
GXWH2025A-020 | 移空技术对厌学拒学儿童青少年干预方案的行动研究 | 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 刘天君 |
一、自筹经费课题
序号 | 课题名称 | 申报单位 | 负责人 |
GXWH2025B-020 | 中医心理智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丁闽江 |
GXWH2025B-021 | 三峡文化资源赋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五维协同”机制构建 | 重庆三峡学院 | 李晨光 |
GXWH2025B-022 | 西南边疆民族心理剧对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实证研究 | 云南师范大学 | 唐琳 |
GXWH2025B-023 | 中华经典诵读干预青少年心理韧性的技术路径与社会传播模式研究 | 西北大学 | 殷航 |
GXWH2025B-024 | 数字时代“ AI-心社群”干预体系对青少年学习潜力与心理健康的影响 | 深圳市高级中学 | 刘静 |
GXWH2025B-025 |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厌学青少年心理支持技术与干预工具 | 青岛理工大学 | 刘志燕 |
GXWH2025B-026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促进海关干部职工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 | 海关总署 | 陈垂培 |
GXWH2025B-027 |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 北京市通州区东惠家园幼儿园 | 冯薇 |
GXWH2025B-028 | 传统节日仪式增进空巢老人心理资本的机制与实践研究 | 黄冈市现代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 田新朝 |
GXWH2025B-029 | 中华诗词诵读对小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 | 深圳市宝安区航盛小学 | 翁丽丽 |
GXWH2025B-030 | 武夷茶文化在服刑人员心理矫正中的实践探索 | 福建省司法警察训练总队 | 林革 |
GXWH2025B-031 | 检校协同·文化赋能:基于情志疏导理论与正念干预的专门学校学生再犯预防体系研究 | 广州商学院 | 陈卓生 |
GXWH2025B-032 | 书法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的实证研究:以戒毒场域为样本 | 乌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 张海军 |
GXWH2025B-033 |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探讨耳穴压豆联合中医五音疗法对青少年抑郁患者的疗效研究 |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汤勇 |
GXWH2025B-034 | 基于阳明心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及干预效果研究--以职业院校学生群体为例 |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 王立前 |
GXWH2025B-035 | 古琴与鼓圈疗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比研究:基于脑电机制与适用情境的双路径探索 |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 王婷 |
GXWH2025B-036 | 上古神兽守护心理健康——《山海经》与AI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 | 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 季卫东 |
GXWH2025B-037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表演美育提升青年社交认知能力的干预与评估研究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李然 |
GXWH2025B-038 | 诗韵润心:古诗朗读提升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路径研究 | 南京师范大学心 | 安媛媛 |
GXWH2025B-039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县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应用研究 | 广西北流市妇幼保健院 | 戴寿焕 |
GXWH2025B-040 | 画境·心愈--基于VR技术的传统名画沉浸式心理健康干预方法研究 |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 李静雅 |
GXWH2025B-041 | 多模态传统艺术疗愈对青少年文化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及其机制研究 | 西南医科大学 | 陈屹 |
GXWH2025B-04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积极心理学的协同发展—初中跨学科育人体系的实践路径探索 | 西安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 | 刘佳 |
GXWH2025B-043 | 浸润式国学经典校园德育实践对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研究 | 张家口市张北德智中学 | 杨建彬 |
GXWH2025B-044 |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规范模型研究 | 同济大学 | 王倩 |
GXWH2025B-045 | 五行音乐疗法在郁证干预中的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 |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 职璞 |
GXWH2025B-046 | 文化基因的疗愈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表达性艺术治疗中的转化路径研究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李蔓荻 |
GXWH2025B-047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心理健康应答机器人的底层逻辑构建 | 西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张文静 |
GXWH2025B-048 | 中华诗乐舞传统赋能社会心理服务实践研究 | 中央音乐学院 | 靳腾飞 |
GXWH2025B-049 | 阅读疗愈视域下传统文化积极心理培育机制研究 | 青岛大学 | 姜彬 |
GXWH2025B-050 | 基于多学科协同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化实践模式研究 |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第一初级中学 | 李西鹏 |
GXWH2025B-051 | 基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古筝鉴赏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 韶山学校 | 魏娟娟 |
GXWH2025B-052 | 基于中医情志理论的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心理培育与压力干预研究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方茜 |
GXWH2025B-053 | 舞蹈疗愈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实践路径研究 | 北京师范大学 | 唐怡 |
GXWH2025B-054 | “中医药文化+心理健康”形神同养与文化润心干预范式研究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段晓华 |
GXWH2025B-055 | 基于中医学“阳神阴神共济失调”假说的中西结合睡眠障碍诊疗方案构建及初步评价 | 北京医院 | 黄飞 |
GXWH2025B-056 | 基于中医理论的心理治疗联合药物疗法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 |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 姚静 |
GXWH2025B-057 | 中医养生文化赋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司华峰 |
GXWH2025B-058 | 基于中医八段锦联合积极心理学赋能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研究观察 | 东莞市康复医院 | 钟向阳 |
GXWH2025B-059 | 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心理健康辅助诊断系统研究 | 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 | 黄明星 |
GXWH2025B-060 | 非遗手工+数字化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模式与路径研究 | 新疆农业大学 | 田金艳 |
GXWH2025B-061 | “非遗疗愈”视角下中华传统技艺促进心理健康的机制与实践研究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唐金稳 |
GXWH2025B-062 | 非遗叶雕“五行疗心法”在毒品成瘾人群戒治中的效果评估及示范应用 | 重庆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所 | 余长江 |
GXWH2025B-063 | 非遗技艺缠花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黄月星 |
GXWH2025B-064 | 五育促心育——成长型思维视域下非遗技艺赋能工科高校抑郁倾向学生团体干预实践研究 | 辽宁工业大学 | 陆璐 |
GXWH2025B-065 | 赣韵育心:非遗赣剧赋能新时代高校心理韧性培育的路径探索——基于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的创新实践与理论建构 |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 | 毛情红 |
GXWH2025B-066 | 基于道家养生文化的情志辩证食疗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 何江军 |
GXWH2025B-067 | 周易与五音疗法在人工智能心理健康管理中的创新与应用 | 三明学院 | 鲍律升 |
GXWH2025B-068 | 乐养岁月,康养银龄——基于音乐康疗的养老服务策略与方案设计 | 上海音乐学院 | 杨燕宜 |
GXWH2025B-069 | 儒家思想视域下医护人员心理支持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汪健健 |
GXWH2025B-070 | 《论语》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成都师范学院 | 唐远琼 |
GXWH2025B-071 |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 李小佩 |
GXWH2025B-072 | “中国式正念”的有效成分研究:基于认知神经证据 | 浙江大学 | 黄鑫 |
GXWH2025B-073 | 家长心理健康素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求助的影响机制:一项中医视角下的循证干预研究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邓林园 |
GXWH2025B-074 | 纪录片美育(疗愈)促进社会心理服务实践研究 | 中国传媒大学 | 宋素丽 |
GXWH2025B-075 | 经典诵读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培育路径的实践研究 | 重庆科学城明远未来小学校 | 邹琴 |
GXWH2025B-076 | 中华红色史政教育实践对多民族中职生国家认同与积极心理的影响研究 |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 | 钟宝团 |
GXWH2025B-077 | 红色歌谣合唱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弹性提升的影响研究 |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马月超 |
GXWH2025B-078 | 文心养正: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疗愈促进青少年认知重评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 天津师范大学 | 刘芳 |
GXWH2025B-079 | 基于AI的山水诗画与心理健康研究 | 厦门大学 | 吴胜涛 |
GXWH2025B-080 | 陀螺训练的多模态心理干预技术开发与应用 |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 代银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专委会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治疗采取线上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线下培训将于今年11月8日至10日在武汉举办,协办单位是武汉市社会心理行业协会和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
欢迎报名参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治疗培训
-------------------------
报名咨询:阿呆老师,1372018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