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ca7800399347ee9d1995b3a2419fb8_th.jpg

这几年,每过端午节,就有关于是说“端午节快乐!”还是说“端午节安康!”的争论。从这个具体的个案中可以看到祝福语背后的某些人文与社会心理。

uvs150618-003.jpg

“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过节是一种社会生活,祝福语是人们共享社会生活的切入点。节日祝福既给对方送去欢乐,也给自己带来愉悦,同时还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让社会更加和谐与美好。笔者以为:理论上讲,最好的祝福语是对方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但现实是被祝福的那个人,那心里怎么想的,我们未必就知道得很清楚。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关于祝福语的基本知识和了解对方对祝福的最可能期待。

过什么节,说什么祝福语,与该节日的形成历史及文化演变、当地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所在时代背景和语言文化禁忌也有的确有关系。如果对节日的历史文化不是那么了解,是否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说出能让对方满意,最少不反感且能较为符合自己祝福意愿的祝福语呢?

笔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觉得可以有这样一些方法:

1、提前征询当事人

正式祝福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仪式,既然是仪式也需要有演练。而演练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当一回学生,征询一下即将要祝福的对象的意愿。他(她)最想听到的节日祝福是什么?这种节前的征询,增加了对被祝福者的问候,也学到了应该如何去做好即将的节日祝福。而需要提前征询当事人的意见的人,一定是自己比较尊敬、比较亲近或更加重视的人。

2、从众而为

从众是一种随大流,即过节的时候别人怎么祝福,自己也跟着怎么祝福。或者去到一个新的地方,当地人怎么祝福自己就怎么祝福。从众既不增加压力,也能较少犯错。当然,这要防止被设局设套,故意指鹿为马的那种人误导或不恰当的玩笑。

3、遵循伦理逻辑

大凡过节祝福,无非是营造欢乐与美好。对于大众节日而非个人节日而言,“节日快乐”、“幸福快乐”、“合家欢乐”、“健康幸福”、“健康长寿”都应当是受普遍欢迎的。当然,也有的人也会有一些投射或者被动攻击的防御机制心理,本来是一个美好的祝福,他却认为不适宜。

遵循伦理逻辑,即是祝福语不违反语言禁忌,符合公序良俗,对人的生活与健康有良好的祝愿,而不会带来被祝福者不好的联想。

4、依照内心良知

知名历史作家、新时代阳明心学研究及实践者度阴山先生说:“良知就是做内心适宜的事。良知就是适宜,我们做内心适宜的事就是致良知。‘适宜’没有固定的规则,而良知的判定就是规则。比如有人送东西给你,你的良知觉得可以收,收后很‘适宜’,那就收可良知告诉你不能收,收后内心不‘适宜’,那就不能收。这种意识非是先天而来的,而是需要你先在事上磨练,磨练成本能后,才能急中生智。”  

过节祝福语也是如此,凭内心的良知而行,一定不会有大错。如果被祝福的那个人对送来的祝福不满意和不高兴,也只会一时。如果他长久计较不宽恕,也一定不是个能致良知的人。

5、迎合时代与个人需要

彼此祝福是为了过节高兴,而不是为了不高兴。祝福语的历史形成也与当时的社会物质与精神需求有关,只有那些满足得较少或不够的需求,往往是人们更愿意得到的祝福。譬如一个成人快乐不常有,常常需要有“节日快乐”的祝福;而一个老年人,健康不常有,所以更需要有“健康幸福”的祝福;而对于一个少年儿童来说,“健康成长”就成了最为需要的祝福了。而对于一对新人的祝福,幸福婚姻难得常有,所以就有了“婚姻幸福、白头偕老”的祝福。

祝福他人从自私的角度,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种种人际关系期待,有时犯点错误,也可能是潜意识的动机满足,不必过于自责。

而对于社会上关于祝福语的是非讨论,也可以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宽容心态。在一个自媒体时代,要有“独立自信不盲从,胸怀宽广容万物”。.为了自己与他人的健康与幸福,也为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营造一个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多元文化社会,打造一个人类命运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