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心理咨询行业中,有一个名词被泛滥了,这就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有着严格的定义,从执行者这个角度来说,即操作的主体是心理医师或心理治疗师,其他任何相关的专业工作者运用心理治疗技术都不能称作规范的心理治疗。在一个崇尚复合型人才的学习型社会,“双师”型让人们既可以做这项专业,也可以做那项专业。譬如心理咨询主要运用语言与行为技术来帮助和影响来访者,而心理治疗则不仅仅借助语言或行为方面的治疗技术,还可以借助生物反馈、药物辅助、中医疗法等等来解除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因此心理咨询是间接干预,而心理治疗既有间接干预也有直接干预。

心理咨询可能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服务的范畴,而心理治疗既有社会因素所致的心理疾病治疗,也有个体身心因素所致的心理疾病治疗,还有传统的纯精神心理失常所致疾病的心理治疗。因此要成为一个心理治疗师,不仅仅要具备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能力,还应该具备医学专业背景的一般能力。

现实可以看见,医务人员与教师是既往考取心理咨询师的两大类群体。也就是说,心理咨询师具有教师的教育功能,也有医师拯救心灵的治病功能。由此可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从事心理健康的平行互相联结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不可分离。这样来说,医务人员必须要精通心理咨询,也要精通心理治疗。而心理咨询师不想只做社会心理服务,而要想介入到心理健康服务领域,也必须要精通心理治疗,做一个“双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而不只是一个心理咨询师。

这很像当下的医院职业院长,过去大都是临床专家出身,而现在他们在成为专家之后,还要系统学习医院管理师的专业知识,训练其岗位能力。医务工作者或者服务于心理健康领域的心理咨询师,也就非常有必要学习和训练心理治疗师的专业技能。

心理治疗师的兴起在于健康中国战略,把心理健康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在国家经济不太发达的过去,人们只能管个温饱,很难讲究提升生活质量。而进入新时代,人们从克服贫困与苦难提升到追求幸福与健康的高度。健康不仅仅是一种实在,还可以成为一种角色(长期有病的身心,但表现出健康的行为与人格),这就必然需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单纯的心理咨询,主导者并不是心理咨询师,因为心理咨询的效果要依靠来访者自己去体现。而心理治疗是直接的干预,很多时候,心理疾病患者能不自觉地得到效果的应验。心理治疗的适用对象比心理咨询的适用对象要大得多。

心理治疗师的兴起也在于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市场经济社会,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始终处于一个信息开放与暴露的竞争性环境中,人们主观上追求金钱、权力、地位和社会价值的平等,但客观实际上这些差距越来越大。市场经济其实就是让生物的自然环境生存法则适用于人类的社会环境,其负反应就是演绎出一个个需要消解的的不良社会心理现象,这些让人们的心理健康失去良好的不良社会环境,而导致心理疾病的高频率发生。椐权威的统计,精神及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已经达到17.5%左右。然而精神及心理障碍的治疗却非常不发达,2016年的数据,全国专业心理治疗师还不到1万人。国家有医生几百万人,精神心理医生也只有数万。笔者预测,未来社会对于心理治疗师的需求不会少于目前已经产生出来的百万心理咨询师的数量。

心理治疗师的兴起还在于家庭医疗的兴起。随着家庭医生制度的普及与深入人心,必将带来家庭诊疗模式的兴起。过去的医疗是住院医疗和门诊医疗,随着互联网智慧医院的普及,病区和门诊之外还会形成家庭诊疗的第三空间。在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心理咨询与治疗对于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更为需要,家庭主妇由于照看孩子与料理家务,也难于走出家庭。心理治疗作为是一种干预技术,家庭环境可能更有助于保护患者的隐私,而心理治疗师的普及也会让家庭心理治疗能够不脱离家庭这样的具体环境下实现。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走进家庭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心理咨询师已经广泛为人们所接受,但社会大众还不能清醒认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不少的心理咨询师热衷于运用心理治疗,却不知道运用它的时候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法律风险。而广大医务人员,在对待身心疾病患者和许多心理疾病患者,除了知道用生物医学模式干预,鲜有运用心理治疗技术来帮助病人。这不仅仅是社会的愚昧与众表现,也是医学模式应用的悲哀。

期待广大心理咨询师与医务人员率先觉醒,努力成为心理治疗师,成就自己全面帮助来访者或心理障碍患者解除心理疾病痛苦的合格甚至优秀“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