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jpeg

导读: 天高云淡的秋季,不仅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女性朋友滋养身心的黄金时期。传统智慧告诉我们“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您是否知道,秋季的“补虚”不仅仅是为了强壮身体,更是滋养心灵、稳定情绪的关键。本文将带您了解,如何通过秋季养生,实现身心的双重呵护。


俗话说“女子以血为本”,而经历夏季的消耗以及月经、生育等生理特点,女性在秋季更容易出现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虚证”。这些身体的失衡,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情绪与心理状态。

中医认为“形神合一”,身体是情绪的土壤。当身体能量不足时,心神便得不到充足的濡养,从而导致焦虑、低落、烦躁随之而来。这个秋天,让我们用一碗汤、一杯羹,同时滋养身体与心灵。

一、 滋阴润燥,安抚内心的“焦灼”

身心联系: 秋燥易伤津液,导致阴虚。阴液好比身体的“冷却液”,一旦不足,就会产生虚火,让人感到口干咽燥、手心发热、夜里盗汗。这种身体内部的“燥热”,投射到情绪上,就表现为心烦意乱、失眠多梦、焦虑不安

家庭调养方:秋梨膏

  • 做法: 取秋梨3200克榨汁,与麦门冬、款冬花、百合、贝母各32克煎煮出的药液混合,文火浓缩成膏,加入冰糖640克溶化即可。每日2次,每次10-15毫升温水冲服。

  • 功效点睛: 此方不仅能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其中的麦冬、百合更是清心安神的要药。一碗温润的秋梨膏,既能缓解皮肤的干燥,也能平息内心的焦灼,助您安享秋夜。

二、 补血安神,滋养疲惫的“心神”

身心联系: 血虚的女性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经量少。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不养心”则会直接导致心悸心慌、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和莫名的恐惧感,仿佛心神无处安放。

家庭调养方:菠菜猪肝汤

  • 做法: 菠菜200克切段,鲜猪肝150克切片。水开后一同下锅,加几片姜、少许黄酒和食盐,煮至肝熟,滴入麻油即可。

  • 功效点睛: 猪肝补血养肝,菠菜润燥滑肠。肝血充足,心神得以滋养,内心的安定感便会增强,那些因血虚引起的“胡思乱想”和夜不能寐也会得到显著改善。

三、 补气健脾,提振生活的“热情”

身心联系: 气虚者常感疲倦、乏力、懒言、多汗。身体的“发动机”动力不足,精神也会随之萎靡,对事物缺乏兴趣、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女性心思细腻,思虑过多更容易消耗脾气,导致气血生化不足。

家庭调养方:山药健脾粥

  • 做法: 可取山药、土豆切块,与大米一同熬粥,可适量加入香菇提鲜。

  • 功效点睛: 山药、土豆、香菇都是健脾益气的佳品。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充足,能量才能源源不断。当身体不再疲惫,精神自然会焕发,重新找回对生活的热情与活力。

四、 温阳暖身,驱散内心的“阴霾”

身心联系: 女性体质属阴,入秋后更易阳虚,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唇色淡。身体的寒冷会带来一种“孤寂”感,容易让人情绪低落、缺乏活力。温煦阳气,就如同为内心点亮一盏暖灯。

家庭调养方:生姜红枣茶

  • 做法: 生姜3片,红枣5颗掰开去核,一同用沸水冲泡,或小火煮5分钟即可。可适量加入红糖。

  • 功效点睛: 生姜温中散寒,红枣补中益气。一杯下肚,从胃暖到心,不仅能改善手脚冰凉,更能驱散因体寒而生的忧郁情绪,让整个人都阳光起来。

秋季心理养生,不止于“补”

除了饮食调养,秋季的心理养生还需注意:

  1. 顺应自然: 秋主“收”,生活节奏应逐渐放缓,避免过度兴奋和劳累。

  2. 增加光照: 多到户外晒太阳,阳光能促进血清素分泌,天然对抗抑郁情绪。

  3. 适度运动: 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或散步,既能活动气血,又能让心境平和。

最后温馨提示:

本文提供的食疗方适用于日常轻度调理。若您体虚症状较重,或情绪困扰已严重影响生活,请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师和医生,进行辨证论治,获得个性化的精准指导。切勿盲目大补,以免适得其反。

这个秋天,愿每一位女性都能通过智慧的养生,收获一个由内而外都充盈、温暖、平和的自己。


(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弗奥心理研究中心引进心灵方舟心理测量系统,提供近百种国内通用心理健康量表检测,还独创《汉字心智透视系统》软件,心理健康检测项目一律免费,微信或邮箱发送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弗奥心理研究中心正式检测报告PDF格式文件)


弗奥心理中心咨询预约热线:027-87278238

                                        报名咨询:13720180269(阿呆老师)

                                              阿呆.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