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唯一纳入节日纪念的节气之一。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今年的清明节,因马英九先生从台湾回到大陆家乡祭祖,让“慎终追远”成为一个社会热词,充分展现了海峡两岸追求国家统一的民族心理。

“慎终追远”一词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为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中国人自古重视祭祀,事死如事生,在精神上把逝者当成还活着,不断地想念着、感激着、告白着……中国人在死生之间,就有这么一种充满生机和弹性的独特状态。重视慎终追远,懂得每个人都活在历史长河之中,上对祖先有交代,下对后代尽责任。当往上、往下都无穷延伸时,生命就虽有限而无限,可以绵延不尽。这是中华文明对于人世的一种大信。

有人说没有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敬畏,没有敬畏就没有规矩,什么事都干的出来。其实不然,无论何时,中国信仰祖先,信仰血缘,相信血浓于水,对祖先抱有无比崇高的信仰

为什么其他古文明都断了,只有中国文明延续了几千年?很大原因正是由于中国人对传承的看重,慎终追远作为传承的形式又反复的提醒我们要牢记传承,从道到法到术,儒家可谓全方位覆盖。从而形成非常紧密牢固的血缘、风俗、文化乃至国家的集合体。

追远其实是对祖先的回顾,对祖先的回顾也更加沉淀我们的内心。我们一生也不过几十年,当我们用上千年,几千年,甚至宇宙大爆炸开始时几十亿年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格局,我们获得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我们会有敬畏之心,我们知道我们只是毫不起眼的一颗尘埃,我们也会化作一颗尘埃;我们更加珍惜亲情、友情,因为,这一切是由于极小概率发生的,缘起缘灭极其不易;我们也会更有智慧,我们看了许多人的一辈子,也更加知道我们这一辈子在追求什么……有了更多的沉淀、凝萃,也会让人变得更加厚重。假如人人都慎终追远,整个民族也会更加厚重,民德归厚矣。

有敬畏有爱,民德归厚矣,我们祭拜祖先,我们也终将成为祖先,缺德事不能多干,否则断子绝孙。看,简单粗暴的民谚背后有深刻的思想基础。

清明时节,每一个地方慎终追远的匆匆身影令人感慨。慎终追远不仅仅是思念先人,更是借这种思念,让人回归初心,不忘根本,历史的长河中有我们自己的先人,这种记忆靠着家谱的传说而延伸。每个有良知的人都有心目中的一世祖,而靠“慎终追远”,让所有活着的同姓群体找到共同的祖先。

这次因马先生回大陆祭祖而引发的两岸社会“慎终追远”,不仅是两岸人民在清明节追思先人,更是唤醒两岸民众要终止分裂、追求国家的完全统一,共同振兴中华民族。

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是在千百年历史传承中遗留形成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一方面,清明节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国人对历史的缅怀、对家国的珍视、对英烈的感恩,越来越成为增进民族情感、涵养家国情怀、凝聚爱国共识的载体;另一方面,过清明节还是一种春耕文化。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就生动反映了清明是一年之中耕耘播种企盼秋收的文化内核。奋进新时代,我们必须从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汲取精神营养,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历史自觉,以过好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文明、绿色的祭扫活动,让思想得到洗礼,心灵受到震撼,赓续红色基因,汇聚时代正能量,从心底深处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汲取源源不断的砥砺奋进之力。

以慎终追远为契机,让移风易俗落地生根,让传统文化观照现实,这正是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的目的所在。也唯有此,我们的传统节日才能焕发出更多时代价值和文化意蕴,我们的人生也会因传统的滋润而更加厚实。

作为一名心理健康专业工作者,也深刻领悟到“慎终追远”也是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好方法,当我们以勤劳朴素或者功成名就的先人为榜样时,我们就有了健康的行为参照;当我们能认同这些记录在民族历史中的民德归厚的思想,我们也就拥有了健康的心灵。心灵健康、行为健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社会也必然如同万物复苏的清明节一样“清明”了。

图片

心  理  治  疗  师  咨  询  报  名

客服微信:ym13307101730

公众号:shedu2009
客服手机:133 0710 1730
服务热线:027-8831 2099
添加微信请说明来意:

心理治疗师 | 心理咨询师 | 社会工作师  |中医心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