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举办的中医心理师专业技能及中医心理适宜技术培训班引发社会热议,也吸引了不少爱好中医及传统文化的医疗卫生与心理学专业人士报名参加培训。为什么这么多的人要来学习中医心理,中医心理的学科属性到底是怎样的呢?从国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颁发的文件来看,中医心理治疗的病案首页费用分类归属于中医类。很显然,中医心理的第一学科属性是中医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发展中医心理学,将是对传统中医学的传承与创新,也是让掌握了现代医疗卫生与心理学理论方法的人们回归祖国医学领域,壮大中医学专业队伍。从中医心理名词的组成逻辑来看,中医心理并非中医的心理,也并非单纯的本土化心理,而是“中医+心理”,中医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心理也有吸收传统的精华,采纳现代的技术。也就是说,中医心理学不只是从传统中医学中去发掘心理学的内容,而是基于传统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传统文化心理学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进行整合,促进其融合,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形成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现代中医心理学。中医心理的学科属性,不能只是用传统的生产力思维,而是要沿用新质生产力思维。首先,中医心理学首先要催生一个能履行中医心理学使命的优秀专业群体——中医心理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期中医心理师专业技能培训班学员,大部分是各医疗卫生机构选派的骨干医务人员与心理专业工作者,也有一部分怀揣发展本土心理学情怀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的精英人士。这种开拓进取的学员构成本身就反映了新质生产力对于劳动者的优化组合。其次,中医心理师作为医务人员有独立的属性。《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对中医心理师的呈现方式是“医/护/技/中医心理师”,中医心理师并未归集于技师系列而单独列了出来。这就彰显中医心理师是需要把中医最有特色的“辨证论治”作为基本任务的,有类似于西医临床的诊断功能意味。第三,中医心理师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的新生力量,除了可以在心理咨询机构工作外,而更有可能充实到中医养生机构、社会保健机构并深入到社区家庭。在一个老龄化和未来人口再生产中的低龄化的转换过程中,老年人与儿童的心理保健可能要更多地借助中医心理师的手法操作,让身心一同得到抚慰。而不只是用西方的心理咨询技术来做心理动力学分析、认知改变与行为训练。第四,中医心理技术不只是局限于传统中医技术,中医心理学的发展,也必然要运用到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一定会成为中医心理师最为强有力的技术工具。中医心理师除了中医传统的四诊技术,还会极致地运用数字智能技术,因为从时间进程上,中医心理学的发展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从以上分析来看,中医心理学的学科属性至少是一个“品”字型的三维结构:即中医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的结合。因为中医心理师群体的形成,必然会发展出一个的服务于中医心理师工具系统,即笔者曾经形容过的,打造中医心理师的十八般武艺,譬如中医心理评估诊断系统、中医音乐治疗设备、中医心理治疗辅助用品等。发展中医心理学,也将催生一个中医心理消费的大市场。即中医心理学的属性也具有十分浓厚的经济属性。从而形成一个“三加一”的科学性和经济性。
科学与经济相结合,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中医心理师的未来不仅仅是通过自身过硬的技术获得社会价值实现,更可以通过促进服务过程中的物资消费及服务对象的进一步相关物资消费需求来实现其价值。这才是中医心理学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