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2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要求,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文件,是我国首个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指导性意见,明确了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路径和方法,强调了专业社会工作在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加强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实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时隔2年,国家卫健委、中央政法委等10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这是相关部门对于推动国内心理健康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文件。在试点工作方案中对于加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列出了五点措施,其中明确提出发展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综合医院(含中医院)要通过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心理知识培训。心理治疗的知识当然属于临床心理知识的一个主要的并是重要的部分。

但在今年的又一轮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某些省份竟然不让护理专业人员报考心理治疗师。笔者认为,这是典型置心理治疗人才匮乏而不顾,表现出严重的官僚主义心态,也反映了保守落后的卫生技术人才管理观念,折一些地方的卫生政策执行者对社会心理服务的发展政策低认知水平,甚至不如一个积极报考心理治疗师的普通护士。

正确理解心理治疗师的报考专业条件,需要了解心理治疗的定义。

人民军医出版社由王长虹、丛中主编的《临床心理治疗学》引用了国内学者普遍认定的定义:“以医学心理学原理和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行动或通过某些辅助手段如仪器,经过一定的程序,以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达到消除心身症状,重新保持个体与环境的平衡。”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 卫生研究所的张亚林教授为该书第二版写的序言中又把心理治疗区分为广义的心理治疗和专业的心理治疗。从广义的心理治疗来看,护士和临床医生一样,在日常的医疗护理行为中无处不在做着心理治疗。而专业的心理治疗当然是指心理治疗师的治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护士从广义的心理治疗走向专业的心理治疗是护士职业成长中的一个必然选择。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人才培养中,心理治疗专业人才培养严重滞后,而由相关医学或心理专业背景的人,通过转岗培训,报考心理治疗师,是非常必要的,本应鼓励,然而身于高位的管理者对政策的解读与解释应用竟然如此保守与落后,真是让人心寒。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心理治疗内涵与外延在不断扩大,心理治疗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普及。

从前的心理治疗师只是在服务于精神医学专业,但综合医院现在的疾病谱中有三分之二的疾病问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而心理社会因素的消除必然要依靠心理治疗。因此,心理治疗师也必然要从精神心理科走向综合医院的临床各科。从国家的上述二个文件发布,彰显了国家政策对于现代医学模式的适应与调整,从而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并重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理治疗师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心理治疗师,而是像医生、护士群体一样,是一个社会需求极大的医务工作群体,或者说,医生或是护士,他们都理应成为一个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只有医护人员人人成了心理治疗师,才能让疾病诊疗真正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现代要求。医学人才本应是复合型人才,护士有考心理治疗师的愿望,难道不应该允许?

值得欣慰的是绝大多数的省市,对于心理治疗师的报考专业较为宽松,只要有医学或心理专业背景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都允许报考心理治疗师。笔者以为这才是正确政策的正确执行者,也是具有对现代医学模式认知。2019年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即将结束,期待某些省份的相关管理者能重新读懂国家的二个重要的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文件,向准许护十报考心理治疗师的省份学习,建立起改革与发展思维,及早破除保守与落后的错误管理决定,为推动心理治疗人才的发展履行应尽的职责,而不是做阻碍心理健康人才的成长的挡路者。

微信图片_20181230062547.b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