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者心之门户”出自《鬼谷子·捭阖》,此篇是谈说人之法,中心思想是借助说人之术来反映心口之关系,即原文所说的“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口方心圆,说人“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掌握心理疏导的技巧,可熟读《鬼谷子·捭阖》一文。“口”字的甲骨文是口的象形,是方的,象征说出来的都是有道理的,遵循某种规则的,不是一派胡言。而“心”的甲骨文是心脏的象形,其形是圆的,待人接物,要圆润通透,让他人易于接受。说人之法,就是凭着良知,真诚对待。是方的就说成方,是圆的就说成圆。而在做人的心理疏通时,很多时候也需要能将方的说成圆、将圆的说成方,而这一切是基于心理疏导的目标,让他人恢复心理健康。方圆之道即阴阳之道,说人之法是基于疏通心灵,让人恢复正确认知,实现彼此和谐共处。下面笔者列举“口”字家族汉字在婚姻家族关系咨询中的应用。“口”字家族汉字用于婚姻家族咨询的,笔者常用“吕、回、品、㗊(多音字,读音jí、qì、bī、léi)、吃等。且容一一解读。
吕(呂)骨也。象形。吕象顆顆相承,中象其系聯也。吕字指骨是说的脊椎骨,沈氏彤釋骨曰:項大椎之下二十一椎通曰脊骨,曰脊椎,曰膂骨。或以上七節曰背骨,第八節以下乃曰膂骨。家庭关系以夫妻为主心骨,上承父母,下接子女。古代汉字呂两口相连,寓意古代是环境迫使夫妻必须组成家庭,否则各自都难以生存,夫妻双方是没有相对独立性;现代汉字的“吕”字已经不相连,展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夫妻关系既有独立性的,但看不见的心像磁力一样相互吸引在一起的。但“吕”仍然保持了主心骨的上下承接关系,一大一小,一主一次,是叠加而非完全等同的关系。“吕”字绝无可能写成“口口”,在书面语言中确有“口口”这样的字符,其意是表示这两个汉字丢失了,是不是意味着夫妻关系找不到北了呢?所以“吕”字表明,主心骨是夫妻,“小两口”的关系,以心连结,相互承接,如果夫妻离异,家庭缺了主心骨,影响的必然是孩子与长辈,家庭的脊椎断了,岂不是家破人亡。这个“亡”并非死亡的“亡”,而是妻离子散的那个“亡(逃、失去”。品字,会意字 ,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品字也有人品和评估的意义。婚姻与家庭关系要经常性的评估,不断做出调整,才能加强与巩固良好的关系,而不让婚姻家庭关系出现障碍。家庭以夫妻为核心,代际可达3至5代。关系必然变得较为复杂。品字寓意的家庭关系是你我他,以我为中心。大家可以反复朗读“你我他”、“他你我”、“我你他”,细细品味体悟,哪一组你更舒适?这背后隐藏着家庭关系的定位观念。跟来访者家庭成员做这组练习,可以觉察到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理念的差异。在夫妻关系中,家庭的成员哪一个进入“品”结构中,也是可以探寻家庭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妻子还是父母,自己是否在这个“品”字的结构之中,还是置身于外?品一品便知。㗊读jí时是衆口、喧哗之意。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它可以象征老少夫妻的家庭,婆媳关系是不是很难处理,宁可“吕”或“品”,不可“㗊”。看看现在的生育趋势,三口之家最多,子女成家后会分家,又一个三口之家成立。如果没有子女的夫妻像“吕”字,最易分离,俗话说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是夫妻关系的稳定剂。如果老少夫妻在一起生活的家庭,婆媳关系又容易出问题,这也许是“㗊”字退出现代汉语的一个心理原因吧。㗊读léi 时在古汉语中是个“雷”字,夫妻关系到打雷下雨那可以危险的一种状态。夫妻关系中除了老少二代夫妻关系之外,还有哪些类似于㗊字结构的呢?大家不妨可以联想联想。吃字,《说文》解读为“吃(旧读jí),言蹇难也。”是指口吃,即说话结结巴巴不流利。夫妻关系出现障碍,当一方冤枉了另一方,另一方有理也说不出,是不是“吃”相很难受也很难看。口吃是一种焦虑型的语言交流障碍,当不焦虑不恐惧且从容时,口吃的症状会缓解。现代汉字吃字拆开是“口乞”,当夫妻关系出现问题,为了维持家庭和谐和保护孩子,其中的一方是不是要乞求另一方?因此夫妻关系出现问题与吃有关,解决夫妻关系问题也需要用“吃”的技术。但夫妻关系问题解决千万不能发展成“吃人”的恶性状态,那样,夫妻关系就会真的死亡。吃字提示当夫妻交流出现类似于一方口吃的状态,双方要意识到夫妻关系出现了问题,从细微处觉察,及时消除夫妻交流中的“口吃”现象,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夫妻关系。拖家带口这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带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属拖累,当家庭某个成员生活不如意、心理不健康,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成员的心理健康。因此个人心理健康关乎家庭健康,更关乎家庭中的老少二代夫妻关系。如果有一个人能担起家庭心理健康管家的角色,成了统领口字家庭心理汉字的那个“口”字,你就不会有拖家带口的那个不良心理感受了吧。心理汉字“口”字说明了学习与掌握家庭心理管家的技能很重要。成为管理家庭的“那口子”,你乐意还是不乐意呢?如果乐意的话就好好读读《鬼谷子·捭阖》或加入下面的培训吧。培训课程:中医心理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执业医师心理治疗规范化课程
附:《鬼谷子·捭阖》
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焉,而守司其门户。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还终阴,阴极反阳。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