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不仅是医疗卫生问题,同样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表述是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小标题下出现在而并没有放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小标题下。深入理解报告的精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属于社会治理体系的范畴,而不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范畴。从形式逻辑来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可以视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子系统。

关于社会心理服务,网络给出的定义是:“社会心理服务是指应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及方法,对个人、家庭、团体或组织提供服务,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促进家庭幸福,提升整个社会心理满意度与幸福感”这里说的各种心理学理论及方法,从文化学与经济学的角度,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及方法将是更有效的,也是更经济的。从本土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看,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医心理适宜技术无疑是应当首推的。

为什么说中医心理适宜技术能够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呢?

因为,维护心理健康,不能只依靠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疾病医疗,而是要通过医疗卫生工作者把各种适宜技术普及到千千万万个家庭,变成一种自我医疗保健的社会常识,这样才能应对那些对社会大众的心理状态有普遍消极影响,能够引发结构性的焦虑、抑郁和不安全感,激发较大范围的愤怒、不满和偏激情绪的因素。

中医作为一种千年传承的文化与医疗技术,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相对于现代心理技术应用而诱发和增强的病耻感及社会负面影响而言,中医的方法用于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更贴近中国国情与当下实际。因此大力推广普及中医心理适宜技术,教会民众自我心理保健,从而预防因为社会文化变迁带来的不利影响,将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较容易获得并实现的资源。

而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深受普通群众欢迎的中医药技术,现代医学之所以将“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中医民间疗法”,就是在于这些技术原本就在民间流传,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

适合于百姓自我保健的中医适宜技术主要有炙法、按摩疗法、无创外治法和饮食疗法,这些中医适宜技术都可以让普通群众用来防治心理疾病。

现代医学服务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首推预防医学范畴中的公共卫生服务,但公共卫生服务需要由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来实施。而中医心理适宜技术可以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与人工智能,传播到每个家庭和个人,从而使其发挥治未病的效应。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六十九条明确规定:“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树立和践行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健康管理理念,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加强健康管理。倡导家庭成员相互关爱,形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但社会需要为他们提供通俗易懂的身心健康知识,特别是要教会他们可以用来自我保健与自我医疗的适宜技术。因此,从服务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来看,中医心理适宜技术是最能发挥作用的。

要想实现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需要社会建设一个良好的实现公民认知的社会环境,而发展中医心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推广中医心理适宜技术是关键,同时需要培养一个中医心理师的专业群体,让他们成为中医心理技术的推广者、普及者、示范者。

中医技术源于民间,经过科学总结应当还原到民间,不能将其垄断于专业技术服务的范畴。在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现在社会管理者有把中医置于现代医学专业性的管理,忽视了中医文化和保健技术的群众性和非专业性的一面。现代医学是宗教与资本主导下的市场发展的产物,其专业性背后有宗教控制与资本垄断文化的背景。而中医是源于中华文化的开放与包容传统,是仁医仁术,不应该过于限制使用,而应该借助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东风,在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和心理卫生工作者的指导下,加快中医心理适宜技术的普及,让广大家庭都能会用中医心理适宜技术,从而抵御内外压力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社区与邻里之间可以借助中医保健技术的相互交流,促进家庭与社区的人际关系,从而营造更加和谐的家庭与社区环境。

因此,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着眼于广大居民的健康教育,中医心理适宜技术可以先行先试,而这需要有一大批中医心理技术的专业技术队伍作后盾。因此,加快培养中医心理师专业群体将是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既经济又实惠的人才建设举措,期待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