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一篇《你的每一种情绪,都有解法》,让“情绪管理”再次成为焦点。汉字心学认为,每个字都是一幅心理地图,拆解“情绪”二字,我们或许能找到更深的答案。

1. “情”:十二月的心事

“情”字拆开,是“忄(心)”加“青”(青,从“生”从“丹”,象征生机)。但更有趣的是,“青”可拆为“十二月”——十二个月,一年光阴。

这意味着:

“情”是时间沉淀的产物。真正的感情,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像四季轮转,慢慢生长。

情绪易变,情感需沉淀。嘴上说爱,心里不爱,那不是“情”,只是“绪”。

2. “绪”:丝线般纠缠的日日夜夜

“绪”拆开,是“纟(丝)”加“者”(“者”可拆为“十一丿(撇)”加“日”)。

这意味着:

情绪如丝线,千头万绪。心理学常说情绪是“心理反应”,而“纟”正象征它的复杂多变。

“十一丿”像情绪波动曲线,而“日”代表每一天——情绪问题,往往是一日复一日的积累。

3. “感”:咸味入心,方为真情

“感”字上“咸”下“心”,咸味入心,才是真感受。

这意味着:

情绪是“入口”,情感是“入心”。嘴上说“我爱你”,心里却无波澜,那只是情绪表达,不是情感。

情绪易变如风,情感稳定如山。心理学区分“情绪”(短期反应)和“情感”(长期态度),恰如“感”字所示——只有真正入心的,才能持久。

4. 情绪管理:从汉字解法看心理解法

情绪如“绪”,需梳理——别让“丝线”缠成死结,学会表达、书写、倾诉,让情绪流动。

情感如“情”,需时间——真正的爱、信任、安全感,不是一天建立的,需要“十二月”的沉淀。

“感”是终极目标——让情绪不再浮于表面,而是真正入心,变成稳定的情感力量。

5. 结语:情绪有解,情感可修

新华社关注“情绪解法”,是社会心理健康的进步。而汉字早已告诉我们:

情绪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如“绪”字的“日”),解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情”字的“十二月”)。

真正的心理健康,是让情绪“入心”(如“感”字),变成稳定而温暖的力量。

下次情绪波动时,不妨想想这三个字——情要沉淀,绪要梳理,感要入心。如此,每一种情绪,终能找到它的解法。

笔者从发现汉字自由联想可以分析心理到形成汉字心学疗法走过了38年,越来越发现汉字心学是华夏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心理学遗产。需要我们发扬光大。
图片

欢迎报名参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传统文化与中医心理治疗培训

------------------------

报名咨询:阿呆老师,13720180269

~阿呆老师.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