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人际关系中,总会听到有人说,某某不尊重人,也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没被人尊重,感到委屈甚至愤怒。我们也常常听人说或者网络上经常看到一些文章或话题里谈到“尊重”这个词。

几乎人人都是希望被尊重的,尊重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为尊敬、重视。古语是指将对方视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须重视的心态及其言行,现在已引伸为平等相待的心态及其言行。


尊重的本质是允许不同世界的存在,容纳个性,允许差异,尊重就是互不干涉,尊重事物就是给予事物最客观的评价。即“把一座山当一座山一样对待,把一株草当一株草对待,而不是希望山要有小草的柔软,小草要有大山的伟岸。


尊重其实跟理解有关,理解和自己有不同境遇和人生的人,相信在别人的主观世界里在没有侵犯到我们利益的情况下,他们都是正确的,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要求别人,能真正做到平等,与财富,地位没有多大关系。


上面写了几段对“尊重”的解读,尊重是一个很正向的词语,也是很多人具备也需要的一种人格品质。但我现在想到了尊重在另一种情景下却能给人带来伤害,而这种伤害很难被看见,被理解。

下面讲两个因为“尊重”这个词带来的伤害。

曾经听一位老师讲过一个个案,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跟奶奶生活在一起,然后孩子的父母表示要公平对待双方,也让孩子尽量能在父母离婚的情况下享受到同样的父爱和母爱,就跟孩子商量说这个周末在父亲家,下个周末在母亲家,如果想跟奶奶在一起,就跟奶奶在一起,孩子还那么小,当然也就听他们的安排了。


孩子大一点上初中后,心理却出现了严重的抑郁,跟父母很疏离,总是闷闷不乐,不说话,后来带孩子看心理咨询。经过了解,原来是父母太过尊重他们的孩子了。父母说,为了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孩子想跟谁在一起就跟谁在一起,而孩子为了父母的公平,就还是按小的时候父母离婚时的安排,父母奶奶三家轮流住。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像个没根的浮萍一样,父母没有一个争抢着要孩子跟自己一起住的,说起来好像父母很尊重孩子,孩子想跟谁一起就跟谁一起,但是孩子却感觉到他没有家,没有人关爱他,就算他病了、怎么样了,他父母都“尊重”他,他爱跟谁在一起跟谁在一起。那么这样的“尊重”是孩子要的吗?


还有一个案例,一对夫妻一直都很恩爱,感情也非常好,双方对对方都很尊重和理解,双方的工作能力都很强,都有着不错的待遇,后来妻子因为疫情失业了,丈夫的工作反而因为疫情待遇越来越好了,丈夫就让妻子在家不用找工作了,妻子当然很欣慰丈夫对子的理解。两人依然恩爱如初,这样过了半年,妻子慢慢感觉到丈夫的态度变了,虽然还是跟之前一样的尊重她,但那个尊重让她人感觉很生疏,很不舒服。

妻子决定去找个工作,可是她因为各方面原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决定学一门技术,但是需要一笔钱,就委婉的跟丈夫说了自己的想法,丈夫很支持、很尊重她的想法和决定,但就是不提她需要的钱,妻子也是很要强和自尊的人,又跟丈夫说自己去做点苦力赚学费,丈夫还是那句话“你做什么我都支持和尊重”。妻子却因这样的“尊重”痛苦不堪而去找心理咨询师,认为是丈夫变心了。


上面两个例子就是“尊重”带来的伤害。确实,各种人际关系都需要“尊重”来维系和谐,保持链接,但这两个例子中的“尊重”却是把亲密关系推远,这不是尊重,这是我们心理学精神分析里说的“疏远与隔离”,是一种没有情感的“尊重”。在我们生活中,尤其是亲子关系或亲密关系中,有很多人说着尊重的话,却伤着亲人的心。


尤其亲子关系,该尊重的时候没有尊重,该建立链接的时候却推远。有的时候,该吵的还是要吵,这也是一种沟通,一是种对亲情和理解的需要。像第一个案例中,孩子的父母虽然离婚了,但依然可以争抢孩子与自己在一起的机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被疼爱,然后在争抢中再尊重孩子的选择。

总之,尊重应该是一种有温度、有情感的理解,而不是一种疏离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