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png

阳明心学讲究事上练,把心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事务的处理,遇事凭良知和致良知,顺手拈来、从容应对,这特别适合于人工智能资源利用,通过人工智能譬如搜索引擎来即时学习与掌握处理生活事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从而帮助个人处理生活事务问题。一颗良知之心与致良知之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所有复杂问题,这也许是心学大受欢迎的魅力所在吧。

在心学领域,汉字有着丰富的资源让我们来习得智慧,每一个汉字就是一种或一组思维方式,领悟汉字就是最好的心学修行,通过汉字致良知,让我们与祖先共情,传承祖先的心学智慧,也让我们通过汉字联想来领悟汉字的心学意涵。
一位做社区调解工作的来访者倾诉社区人际纠纷处理烦心事。笔者让她讲讲调解工作中的成功案例并做深入觉悟,她总结说调解社区人际纠纷有时候要冷处理。我引导她观察心理汉字“拖”字,并做觉悟。以下是汉字心学“拖”字的心理咨询过程回顾。
拖字拆开是一个变形的“扌shǒu”字、躺平的“人”字和一个隐藏时间数字的“也”字。大家可以先猜猜这个“也”字隐藏了哪几个数字?
问题的处理用“拖”,扌同手,也称为提手旁,这是表意的部分,处理复杂的人际纠纷首先得有手段,“手”字变形为“扌”是不是意味着好手段。拖的手段是让双方先都冷静下来,当纠纷处于情绪高涨的时候,此时去处理,双方处于不理智的情况下,效果是很难呈现的,所以调解者先拖一拖对三方都有益。
处理问题的核心是人,拖字“人”在上,处于绝对核心的地位。而在人际纠纷发生的双方或一方,虽然他们也是人,但此时是处于愤怒、被伤害的情景之中,拖字上的这个“人”是躺平之人,可以象征为让他们都冷静下来,相当于心理学的正念练习,放松训练,回到一个平静地识得自己的初心状态,纠纷发生时,膨胀的是私欲情绪,而此时正念下来就能平抑私欲,而识得良知。一旦双方识得良知,再去调解将事半功倍。
那么纠纷拖多久较为合适呢?拖字中的“也”字给了我们提示,“也”字中藏了个“七”“三十一”,大家看出来了吗?“七”是一周的时间,“三十一”是一个月的时间。现代心理咨询的频率一般是一周一次,传统文化中的丧殡习俗“做七”、“守七”或“七祭”。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亲人离世,这是一个大的心理创伤,用这种做七的习俗,从社会心理学来讲,是用丧殡习俗这种社会学手段来处理亲人离世后家庭成员的心理创伤,这类似于团体心理咨询。所以“拖”字中的“也”时间概念告诉了一个以七为时间间隔的一般矛盾纠纷的处理时间周期,这也是个人与家庭心理问题解决的周期,最少四次咨询与疏导。
“也”字的意义与处理纠纷的逻辑思维有着非常的意义。看看下图《汉典》中对于“也”字的意义解读。
image.png
调解处理社区人际纠纷,当然要平等对待双方,这叫同样与并行;调解矛盾纠纷需要有转折之法而让双方认知到各自在纠纷中的错误。同时也要有判断、疑问、停顿和深入的分析。
image.png
而“也”字的字义也告诉接受调解的双方要有“同样”字义的同理心、表达要委婉、调解方案要做选择,同时也要强调自己的正确立场与观点,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最后处理。
以上是“拖”字心理咨询让来访者产生顿悟,原来一个拖字有如此的思维引导力量,心理汉字真是心学智慧的源泉哦。
在咨询的最后阶段,笔者也讲了一个在管理团队中自觉处于尴尬位置的一位来访者分享的“拖”字诀。他说自己是一个企业医院里当副院长,实行书记和院长双一把手负责制,自己作为副院长有时处理管理问题极为尴尬,有时不得不使用“拖”字诀。遇到棘手问题毫无应对的办法不妨拖一拖,拖了一段时间后,可能自己找到了应对之策;或者拖的时候,更有责任心的人出手解决了,你自己也就过关了;也有时拖一段时间,那问题自然而然地就不存在了,因为有些问题是有极强的地间与地理环境限制的,时间或环境改变了,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看看“拖”字还是很实用的一种管理手段吧!
当然不能什么事都拖,什么事可以拖,什么事不能拖,拖字使用前要考察自己的良知,要看拖字是否符合管理规则、是否有利于问题解决。用“拖”字思维来处理问题,一要凭良知,更要致良知,最终按良知行事,一定会求得心安。
培训课程:中医心理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执业医师心理治疗规范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