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天在一个APP心理平台电话接待了一位年近40岁的男性来访者,主题为“听诊”的倾诉,诉说自己喜欢被听诊,当医生拿着听诊器为自己听诊时候有一种特别的满足,尤其喜欢异性医生为自己听诊,在夏天女性医生衣着单薄或有些暴露的时候更是喜欢。同时诉说自己也喜欢看医生为别人听诊,特别是幻想看异性医生为自己的妻子听诊,感觉自己有些坏,是个特别“色”的男人。询问后得知,来访者的这个行为倾向最早发生在读初中的时候。进一步探寻起因,来访者说那时社区的医生来家里为母亲听诊,母亲躺在床上,医生听完诊后拥抱了他母亲,俩人还发出欢笑。自此自己也慢慢地幻想着被听诊,有时在家里也拿着听诊器为自己听诊。笔者询问医生为自己听诊,或者医生为母亲、妻子听诊时是否戴口罩、帽子时,回答说大多不是。笔者让来访者想像一下:医生戴口罩或帽子、甚至戴上一次性手套听诊,会不会还有那种“色”的感觉,来访者果断说没有,并补充说那样不太能分清男性与女性了。

人性大多时候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在诊疗工作中的医患关系上,有时亦是如此,譬如一些口腔医疗机构的医生与管理人员,也发现由异性医务工作者接诊的患者满意度较高,复诊率也较高。又譬如一些护士为主体的治疗科室,往往更容易受到男性患者的骚扰。

这个心理案例对于单纯的心理咨询师来说,可能反映的就是一个性心理问题,而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说,反映的则是一个医务人员的性别角色及行为管理问题。一个医生的听诊行为,让一个少年从此感染上了听诊幻想。当大家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是否觉得在面对患者及其观众的时候,医务人员的性别角色行为也是需要相当注意的呢?

记得自己在医院实习的时候,那时医务人员接诊患者,大都会戴帽子、戴口罩、戴橡胶手套。实习老师告诉我们说一是为了院内感染控制,防止医患双方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助于预防医务人员接诊患者时出现不应该有的表情,以免造成患者的误解。自己后来在从事医院管理的过程中,也一贯要求为异性查体,一定要戴帽子、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以淡化性别角色,防止出现患者的环境不适应。

笔者以为,在大多数的医务工作中,需要通过角色装扮,保持与强化医务人员的中性性别角色,医生就是医生,而不应该让患者把注意力放在是男医生还是女医生上。医院角色规范应该强化医生接诊时戴帽、口罩,体格检查最好戴手套。而护士突出的女性角色,则是为了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突出“母爱”的看护,庄重的、大方的护士角色是与患者的住院身份相适应的。

在医务环境设计中,也要考虑到医务人员与患者异性相处的相互适应性。譬如妇科人流手术室的麻醉师站位应该在患者手术床的后方,除了上述医生的穿戴外,还需要征得患者的同意,并让患者确信其站位避开手术视野。在为异性检查与治疗的环境中,患者家属的现场陪伴或第三方与患者相同性别的医务人员在场都有助于淡化医务人员的性别角色行为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应影响。

国家现在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家庭医生家庭访视的过程中,特别是有未成年儿童在场的情况下,要有保护其不受医生性别及对患者诊疗行为中对儿童的性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

最近网上有讨论医患之间能否产生爱情,笔者觉得医患之间就是单纯医患者关系,应该避免产生爱情,尽管有时是患者对医务人员崇拜而产生,医务人员也要委婉谢绝。与患者产生爱情的行为应该纳入医德和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禁止的条款。在营利性医院经营过程中切忌运用性别差异来做医疗营销,那样有违医院治病救人的道德宗旨。(作者微信:mapsycho)